作者 Author: 龍侃

前一陣子,生活突然失去熱情,覺得好像做什麼事情都差不多,很久沒有被觸動的心情。這時候,有個阿姨問我說:「要不要去亞西西朝聖?」這個來自天使邀請,像是生命中的一個機會。去認識這位天主教友排名前三名喜愛的聖人──方濟。這麼好的機會,我當然趕快答應了。就這樣,去了羅馬跟亞西西。

羅馬

當小說Eat Pray Love 用「吃」來代表羅馬的時候,我就對羅馬的食物,不管是咖啡、冰淇淋、義大利麵、披薩、海鮮、還是火腿,充滿期待了。咖啡當然沒話講。羅馬的食物也真的很好吃。我這三年吃的義大利麵,可能都沒有這兩個禮拜的朝聖多。不過,羅馬最令我沒想到的是他的歷史感。之前看書,就覺得羅馬就是很多藝術啊、教堂啊、壁畫啊。結果我們一下飛機,先去看本篤隱修的地方,他在西元五百年左右住的地方。看著教堂裡十三世紀的濕壁畫。不管是一千五百年前還是八百年前,對我都好像是天方夜譚一樣。

天主教最喜愛的藝術家

羅馬好像一個藝術史的懶人包,要看羅馬式建築有羅馬式,要看歌德式有歌德式,從西元一世紀的萬神殿,穿越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再到十七世紀的巴洛克,比較重要的作品,羅馬都有。這其中,當然有天主教最喜愛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

不管是他畫的創世紀、最後的審判、或是雕刻的La Pieta,都很令人震撼。我沒有想到最後的審判有四層樓高,比電影螢幕還要大。不管是配合自己記得的聖經講的最後審判來看,或是回想自己以前的生活,這幅畫都會令人想很多,也想很久。創世紀更不用說,我一直以為天主父長的就是像米開朗基羅所畫的那樣。看到天主父的「原照」,當然要多看幾眼。看到La Pieta,就一直想要體會到書上說的,你有沒有感受到聖母的孤獨。還有她的孤獨背後有的天主的愛。

其實,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來,天主教是希望在教堂歌頌天主對人的愛。

亞西西

朝聖團的素質就是不一樣。當我對羅馬的吃,樣樣都很滿意的時候。我們團員的分享,卻都不喜歡羅馬,覺得羅馬太亂了。大家都喜歡亞西西。就好像大家都要離開台北,要到宜蘭、花蓮,去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這倒也是,在羅馬,到了教堂,想要祈禱一下,後面總一群人推擠著參觀、照相。一下子祈禱的氣氛就沒有了。對我們這種以祈禱為主的朝聖團來說,真的是沒什麼幫助。亞西西就不會這樣。

如果羅馬的代表字是Eat,亞西西就是Slow。生活慢下來,悠閒下來,就比較接近自己的心了。走在方濟生活的城市裡,參觀方濟的家,看著對方濟說話的十字架,他住的地方,獨修地。一邊走著,一邊想方濟的生活。很多地方,都有感動,在安靜中,也都在跟我說話。

到La Verna的路上

到La Verna的中途時,我們參觀去另一個聖方濟建立的隱修地修院(Monte Casale),離快速道路大約三十分鐘的車程的深山裡面。或許不是假日,整個修道院的參訪者只有我們。參觀的時候,見到了一個老修士,名叫Nicholas,今年八十多了。他在後面陪著我們,他非常熱心,介紹時說義大利文,不過我們是聽不懂的。

後來我們團裡的人,對這位修士印象很深。常常提到他,或許是他的慈祥,謙卑或許是他的笑容滿面。阿姨還說他的衣服補了五個地方。

他住的地方非常簡樸,卻可能比我們朝聖團裡的人都快樂。在他的身上,真的看到了生活的快樂。這次教宗訪美,他坐一台飛雅特的小車。新聞說,教宗平常就吃一些水煮過蔬菜跟飯(boiled vegetables and rice)。這些人的生活,都向我們提出天主教很喜歡問的問題:「生活中的富裕是什麼?」為什麼「少就是多?」

兩萬步

這次朝聖,最沒有想到的是要走路。而且幾乎天天走路,每天兩萬步。

在羅馬的時候,雖然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但是蔣大哥非常認真的希望我們能一天走完羅馬。我們一路從伯多祿大殿走到萬神殿,再走到競技場。

又有一次,蔣大哥說:「每年聖體遊行,教宗從拉特朗大殿走到聖母大殿,我們要不要也走一走?」這當然也要走。上午走完了以後,下午還要去梵蒂岡博物館參觀。這個參觀,又走了三個小時。

到了亞西西,神父說要體會方濟的心情。要從亞西西山城走到聖達勉堂,還要走回來。隔天,又要從山城走到寶尊堂。常常到了下午,神父就看他手機上的APP,很滿意地告訴我們,今天又走了兩萬步。

在亞西西,走了兩萬步之後,最愜意的事,就是坐在廣場前,跟著團員喝啤酒、吃冰淇淋、聊天分享。看著廣場上也是來朝聖的人,享受一天勞苦後的成果。

望教友很喜歡問:「為什麼天主教的修會要這麼多?」這個問題只要看每個修會的活動就知道不一樣了。像是耶穌會的避靜,就可以喝咖啡、聽聖樂、看聖經。有一次,我去參加他們舉辦的避靜,下午讀聖經一個小時以後, 我還會去吃個餅乾,喝個下午茶,再繼續念聖經。這次方濟朝聖團,可以改名叫每天兩萬步團了。如果你是喜歡走路的,還是優先建議方濟朝聖團。

最後一天早禱

最後一天早晨,大家一起去伯多祿廣場前詠唱晨禱。在唱讚美詩的時候,看著太陽升起, 照在伯多祿大殿上,突然就分心了。就像電影場景一樣,眼睛看著伯多祿大殿,耳朵聽著讚美詩,心中換著一幅一幅朝聖經過的場景,回想在這些場景中的心情。看著團體的朋友,想著這些天一起的分享。心裡有一種感動,是那種想抱一抱團員,也想時間停下,朝聖不要結束的那種感動。

我的亞西西

朝聖剛開始,晚上的時候,跟我的室友聊天,問他什麼是方濟的精神。室友很熱心的分享他的體會。後來每天晚上就成了當天我們看到什麼,想到什麼的心得分享的寶貴時刻。有時還聽到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就覺得非常豐富。

回到家以後,看著窗外的樹,遠方的雲,會想到方濟說的山的精神。喝咖啡的時候,也想起亞西西”the beauty of doing nothing”的生活。有時事情做到一半,突然想起方濟簡單的生活,提醒自己不要把事情弄得太複雜。把在亞西西學到的,帶回自己的生活中。

發表於二零一六年 四旬期 第二九二期, 回到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