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古偉業

“的確,子女全是上主的賜予,胎兒也全是他的報酬” ……聖詠一二七篇

美國是一個移民組成的國家,我們的天主教會更是多族裔融合而成的教會。廿年來,我一直很有興趣觀察各族裔在教會內的影響及消長,以便從中學習並做為我們教會發展的借鏡。St. Clare’s曾經有愛爾蘭族裔,義大利族裔,拉丁南美族裔,葡語亞述族裔,以及近廿年的華人團體。根據這些族裔領導人的回憶,他們都曾在這個堂區盛極一時,然而年輕的一代成長以後,逐漸流失,融進主流文化群裡。現今除了葡裔和華裔還有組織結構以外,其他團體就消失在時間的洪流裡。記得當年教會成立之初,杜緬主教接見我們時,就曾經問過我們為什麼要成立自己族裔的團體,因為沒有一個族裔的團體可以持續兩三代之久。當時我們年輕,胸懷“大志”,認為我們華人天主教會可大可久,但又恐怕主教不能瞭解,因此我們只說要為不諳英語的第一代華人教友服務。其實當時我們許多人受到熱愛中國已故的馬愛德神父的感召,多有心懷中國,福傳中國的使命感。因此成立之初,團體的規劃都是有前瞻性的做法。就是希望透過我們的經驗,可以推廣到北美各個大城,幫助當地華人教友建立團體。將來或許可以聯合所有海外團體的資源,對中國及台灣的教會回饋反哺。當時教會活力充沛,欣欣向榮。馬愛德神父不但對成人靈修多方指導,對下一代的培育也非常關心重視。常常在百忙中抽空來聖荷西,為青少年主持英語彌撒及年度避靜。我們曾經熱切盼望馬神父可能帶領我們在這兒出生成長的e世代進入新世紀,進入他福傳中國的大計劃。然而天意莫測,馬神父於九八年一月廿七日病逝香港。但我們仍然相信,他在e世代多年辛勤的耕耘,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因為我們胸懷“大志”,希望“永續經營” 。所以我們教會對孩子們的信仰陶成,一開始就和其他族裔不同。我們設計自己的CCD,培育自己的老師,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逐漸成長,我們又成立了青少年班和高中組,配合Field trip,野外活動,彌撒禮儀,讓孩子們有良好的互動,幫助他們的信仰成長。九O年後成立中文學校,其中一項目標,就是要教孩子們學中文彌撒經文,讓他們在家庭彌撒中更有參與感。Gene Yang & Hank Lee是我們在此培育的第一代孩子。九三年初,當時他們還在柏克萊加大讀書,有鑑於我們青少年對聖經的認識太少,於是成立了Water Mark Youth Group,主要是帶領他們在週六晚的讀經分享。今年七月,Water Mark舉行十週年慶,從回顧的幻燈片中,的確看出那是一段歡樂而值得回味的年歲。那些當年的大孩子們,現在也有不少加入我們教會事奉,特別是青少年的信仰教育。現在每週六晚間的敬拜讚美和讀經分享是年輕人的最愛。這也是我們培養的第一批大孩子們辛勤耕耘的結果。

我自一九八七年加入青少年信仰教育,到現在已有十六年。e世代的確對我們這一代的父母是一項挑戰,尤其是在主流文化的無信仰世代中。即便這些年我們這麼用心工作,我們孩子的流失率還是很高,尤其是上了大學以後。主要原因還是孩子們對聖經,對教會的認識太少,信仰的體驗不深,看不到宗教信仰對他實際生活的幫助,又看不到心儀的信仰楷模,於是校園內的多元文化就把他們淹沒了。九O年我曾經參加過Bill Gothard 的 “Basic Youth Conflict”為期一周的信仰講座(www.iblp.org),是幫助青少年如何在現今世代中建立基督徒的價值觀。我當時覺得非常好,值得推荐給家有青少年的父母,特別是高中畢業即將進入大學的年青人。Gene & Hank就是第一批去參加這個信仰講座的高中畢業生。我的兩個孩子在高中畢業以前也都全程參加,獲益良多。孩子們的信仰是否能在大學校園文化中“浴火重生”,其實端賴他們高中以前的信仰陶成,其中又以家庭影響最為重大。

孩子們小的時候是最容易受教的,不是因為他們的明悟未開,而是因為他們的靈性還沒有受到悟性的壓制,比較容易受到聖神的感召和啟迪。天主的臨在,對孩子們的靈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孩子從小就有家庭祈禱和讀經的環境,他們長大以後,對天主的信賴就會像呼吸一樣自然。縱有反叛期,也終會回歸。如果我們錯過幼兒期和初小階段,等到十歲以後,孩子的問題,我們可能就會招架無力,我們在信仰上對他們的影響力就會漸趨於零,或招致反感。

天主教會過去對教友的陶成教育幾近忽視,因此教友們對天主的虔誠有餘,對基督的救恩認識不足。遇到困難,或人生重大轉折,多半尋求世俗的智慧,很少會去從聖經─天主的話中尋求光照。這種現象就直接反應到孩子們對信仰的認識上。最近我在高中組的主日課程裡和高年級的孩子們談聖經,談信仰,竟無人可以說得清楚信的是什麼?更別說祈禱的經驗了。然而週復一週,仍然隨同父母來教堂行禮如儀。有人可能以為這樣年齡的孩子能懂什麼?會懂什麼?在我兒子讀的高中裡,我看他們學校基督徒團契,一樣年齡的孩子,他們信仰上的知識和熱忱遠超過我們的孩子。常有父母們跟我說:「怎麼辦,我的孩子不喜歡來這裡望彌撒,他們喜歡去靈糧堂,基督之家,基督徒會堂。」我說:「那很好!與其讓他的靈性生命在這裡窒息,不如到基督教會去得到滋養。也許等到他有一天願意和基督在聖體聖事內更親密時,他就會回到天主教會來。」

幫助孩子們體驗天主,是信仰陶成很重要的一部分。沒有主觀的體驗,信仰的知識及宗教上的習慣是經不起環境的考驗的。在這方面有兩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和天主碰觸,一個是祈禱,大小諸事都要和孩子們一起仰望天主,並且和他們一起分辨,查驗天主的旨意。家裡愈是有危機時,譬如:家人重病,父母親失業,經濟困窘…,愈是有機會讓孩子們體驗天主的旨意及德能。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在臨睡前做祈禱;孩子長大後,最好就是利用全家共聚晚餐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仍有困難,那麼每主日晚上,拿出一點時間來,全家一起唱唱詩歌,再讀一次主日讀經,問問孩子們CCD上課心得,然後一起做個祈禱也很好。

另一個就是全家一起參加彌撒禮儀。禮儀是感恩祭獻,是敬拜萬王之王,是紀念耶穌基督的捨身贖罪,是邀請耶穌基督到我們的內室與我們生命緊密結合。既然有這樣的認識,當然就要穿著合宜,莊敬肅穆,專心參與,不遲到早退。孩子們從小跟著上教堂,自然心生崇拜,靈命也容易受到天主聖神感動。我們的教友在這方面受教不多,彌撒穿著比家居還要隨意,早到坐最後一排,遲到就後面站著,並無興趣到前面空位和祭台接近。小孩放在身邊椅上,一排玩具,一疊畫紙,外加餅乾糖果飲料,呼朋引伴,像是安排他們在教堂野餐,但又不時吆喝他們不准講話。我真為這些孩子們叫屈,孩子們長大以後,對教堂是什麼印象?為什麼父母不能引這些孩子們進入心靈的盛宴,卻肆意地用“家家酒”的方式凌虐他們純潔的心靈?

孩子們在此受的教育注重理性思考,因此幫助他們在信仰知識上的成長也是不可忽視的。什麼是信仰知識?這裡不是指我們以前學的“要理問答”,而是聖經─新舊約,教會的傳統,基督的救恩。對兩千年來教會的演變,禮儀上的繁文縟節,最好也能有所瞭解。我曾經介紹過一本書給我所有堅振聖事的代子們“Why do Catholics do that ?” 裡面就有很好的說明。如果我們期望我們的孩子們可以在天主教會內成長,我們就必須自我教育,也鼓勵他們閱讀並討論。如果我們自己由於語言上的困難,無法勝任這樣的閱讀,那麼應該幫助孩子們找到神師指導,或幫助他們的問題得到解答。任憑孩子們自我摸索,後果往往難以彌補。另外幫助孩子們訂閱幾份宗教性的刊物,也可以補足自己在家庭信仰教育上的不足。總之,孩子們靈性上的成長,需要我們協助雕琢才成。

廿年的歲月,倏忽即逝,我的兩個孩子在這兒出生、長大,在我們教會接受完整的信仰教育。現在他們都在大學求學,可告慰的是他們都持守了基督的信仰。很感恩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給了他們豐富的童年。聖詠一二七篇,第三節提到:“的確子女全是上主的賜予,胎兒也全是他的報酬”,對於天主的賜予,我們心存感恩,常常為他們祈禱。也希望過去領受於父母美好的信仰能夠繼續傳給孩子們,讓他們的生命有堅實的基礎。

天主對祂的神國事業,自有其美好的計劃,不需我為祂添加什麼。我只是覺得榮幸,心存感激,在過去廿年為教會服務的期間,經驗到天主難以言喻的愛,看到祂的榮耀及豐富。我也特別感謝我的內人李玉川,如果不是她的鼓勵與敦促,我就不可能在十六年前參與青少年的信仰教育,直到今天。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