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保祿神父
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慶祝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之際,讀了《聖城通訊》第一八八期。首先感慨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顧光中神父已過了七十壽誕,踏入了古稀之年。他的“如果”乃是他追隨天主聖召的生活經歷。他依然如故,沒有忘本,也沒有自傲,勇敢堅定,旗幟鮮明地堅持著與教宗共融的忠貞教會的立場,以“善牧為羊捨命”的精神,勤勤奮奮地耕耘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
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趁少年。我認識顧神父是在1994年,由周媽媽(周宋玉英)帶領,介紹我來到聖荷西華人教會。那是我來加州後,更好說是我來美後第一次參加華人教會的彌撒。彌撒後,王樹治(當時的主席)站起來說:“哪一位是第一次來這裡參與彌撒的,請站起來!”我高興地站了起來,接受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教友們的鼓掌歡迎,我的心潮澎湃,萬分感謝天主。然後吳明達副主席和一些教友上前來噓寒問暖,要我留下電話和地址,並邀請我參加讀經班和堂區的其他活動。走出聖堂,見顧光中神父站在那裡,便上前問候,因為我們是同一戰壕裡的戰友,互勉互勵,自然話語投機。顧神父告訴我,這裡的教友很熱心,有水平,特別是在學習聖經方面,不亞於我們神父們。我們初來美國,要以一顆謙虛和開放的心向他們學習。
我們成了好朋友,九年來,顧神父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我自然是心領神會,感謝萬分。今年五月,我們一起服務於北美第九屆基督活力運動時,他不但給我捎來了我需要的書籍,還帶了襯衫和襪子送給我,甚至連麵包也一起奉送,這種情誼勝過親兄弟也。
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西北區讀經班可稱是我的“娘家”。在讀經班裡有一些關心我、照顧我的長輩們,她們真像我的媽媽一樣。她們是王媽媽(王樹治的母親)、羅媽媽(羅高雄的母親) 、周媽媽(周碧霞的母親) 、張媽媽(張麗婉的母親) 、李媽媽(李玉川的母親)等,我和這些老媽媽們一起讀聖經,唸玫瑰經,探望老人院的老人們,一起到餐廳用餐,如同一家人一樣。她們待我如待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備至。特別是周媽媽和張媽媽還經常為我包餃子改善飲食,逢年過節、瞻禮日還有紅包相送。我尊敬她們如同我的老母親一般,從她們那裡,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母愛。
在讀經班裏還有兩位長者,他們是黃昭勳伯伯和張兆楷伯伯。雖然二老已經去世,但是他們的音容、笑貌,仍存於我的腦海之中,他們愛主愛人的功德和精神,永垂不朽。請大家為他們祈禱
接下來我要談的讀經班裡的年輕人,他們都是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好教友,人才、骨幹和精英。王琳娜是當時讀經班的組長,她的先生周仁章和她的兩個女兒做她的幫手,為大家服務。他們活潑的信德,謙虛和愛主愛人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樹治和他的夫人陳玲英及二子一女,非常熱心,又特別孝敬王媽媽,故此被稱為“模範家庭”。吳明達是當時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副主席,他和夫人張麗婉,上有老,下有小,為了愛天主,愛教會,堅持為教會服務,這是多麼偉大的奉獻精神啊!牛治海、羅高雄夫婦是接送我參加讀經班的朋友,他們身體力行“敬天愛人”的座右銘,除了熱心服務外,還慷慨解囊。他們對天主、對教會、對大家的慷慨大方,天主定會以百倍的償報恩賜他們全家。古偉業、李玉川夫婦被天主揀選,作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奠基人,廿年前他們創建了一個類似今天讀經班的小團體,由幾個天主教家庭聚在一起讀經分享。然後人數漸增,他們又請到了神父,為他們做彌撒。再擴大,經主教許可,讓這個團體使用教堂,這便是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前身或稱創建史。
侯南平、馬昭詒夫婦,信德堅固,事事依賴天主,熱愛教會,愛戴神父,其家庭有個優良傳統,就是每逢教會大瞻禮日,便邀請神父參加家庭的餐宴,並且經常關心神父的生活所需,我是被邀請過的神父之一。他們多次問我:神父需要什麼?我說:我什麼都不缺,就請你們多為我祈禱。到後來還是為我買了雨天夾克,圓領衫和生活用品,我非常感謝他們。張錚錚、樂近英夫婦,我稱他們為理論家。他們對真理的熱愛與追求,在他們談論學習聖經的體會和分享自己的生活,如何應用聖經的感受時,表現得是如此的充分,我認為他們學習聖經的一些理論,把我們帶領到聖經的深處。大家也許不知道,他們還是攝影高手呢!我隨他們去參觀史丹佛大學時,他們為我照了一些照片,至今我還珍藏著。還有一些青年人,和青年夫婦,不過我們來往不多,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總而言之,西北區讀經班對我來說是一個溫暖的家。
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是我來美後的第一個福傳團體,在這裡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感受到了教友們對天主、對教會、對神長的愛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常深深地懷念她。
願全能仁慈的天主降福你們!降福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