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團體

愛的團體

作者 梁少生

1988年因著孩子唸書的關係,認識了當時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簡稱SJCCC)的潘琳夫婦。後來更被邀請參加他們南區的讀經班,因此認識了阿鄺、賴經緯、成銘和齊家夫婦。雖然我和敏華講的是廣東國語,但各團友並不介意,反而更熱情地款待我們,使我這個初來報到的新人感到深深被接納的溫暖。在後來的讀經和其他聚會中,我倆都抱著一份渴望和喜悅的心情參加。而每次在靈性生命上都有所收穫。這一切都歸功於當時一群敬主愛人的兄弟姊妹和他們的無私奉獻。

齊家兄除了有豐富的神修經驗外,辦露營更有一手。參加團體露營就好像加入一個大家庭。早上我們一起登山遠足;下午回營後一同餐飲;到了晚上,優揚的輕歌妙韻更為當日的活動增添一份美意和對主感恩的心。

後來SJCCC的同工們覺得會講粵語的教友漸多,有必要成立一個粵語組來服務更多的兄弟姊妹。尤其在九七前後,從香港來的新移民特別多,希望粵語組能在信仰,生活上服務他們。飲水思源,若果當時沒有SJCCC的慷慨支持,胸襟廣闊和遠大的目光,粵語組是不可能有今日的結構和發展的。

粵語組成立後,志明兄是首屆粵語組組長。我亦不自覺地開始轉移參加粵語組的活動。經過歷屆組長和幹事們的努力耕耘,粵語組由最初的十數人的讀經班,到現在已超過百多家庭的小團體。除了向天主感恩外,亦感謝SJCCC這些年來的照顧與鼓勵,猶如兄長對幼弟一般。

緬懷過去,展望將來,我期待我們整個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不論是說國語也好,講廣東話也好,在互助互補的情況下,藉著聖神,不斷努力,繼續成長,在團體內一心一意共融。因著我們彼此相親相愛,別人認出我們是基督的門徒,忠實的追隨者。

我謹代表粵語組祝賀SJCCC成立廿週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更能把基督的精神傳至各地。不只局限於聖荷西,更應放眼美洲,心懷中國,遠瞻世界。

愛的團體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恭賀團體廿歲生辰

作者 劉新華

十分興奮我們有機會,可以陪同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茁壯成長。這實在是我們海外華人的福氣,能夠有一個獨立自主的信仰團體,供應我們一切靈性上的滋養。

由於得到團體的信任及支持,我們的粵語組同樣地穩定成長。因此我們經常要問自己,團體帶給我們那麼多靈性上的益處,令我們成長了不少,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答謝團體?我們是否應該挺身出來,為團體效力,為兄弟姊妹服務?以報答仁慈的天主,借助團體的力量,給與我們所有的恩寵及遐福。願與大家共勉。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讀者賀函

作者: 感恩的讀者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聖荷西華人教友團體是上主園中風華最茂的那株,而聖城通訊的編輯就是『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的那位。

十幾年來,你們不因路遠莫致之而遺棄遠方的讀者,總是將那心靈的花瓣準時寄達。飛頁展卷,馨香盈室,蓬壁因而生輝。

得桃本應報李,而今你們拋玉只能引磚,因為奇樹已經在你們那裡了。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衷心的祝福

衷心的祝福 許王瑞昌

前言﹕從聖城通訊月刊上,欣聞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將度廿春秋週年,要出特刊紀念。本人直覺的想用拙筆寫幾句話,表示我虔誠的祝福,以及我六年多來對讀貴團體聖城通訊之謝忱!

緣起,七年前我去三藩市探望兒子一家人。在那裡盤桓的日子裡,我閱讀了聖城通訊,便喜歡上它。巧的是兒子的同學岳安邦先生正是聖荷西教堂的教友,我便留下地址,請其轉給編輯小組,煩請按期寄給我,從此我便與聖城通訊結了緣。每當我收到書時,一定放下手邊的事,先讀為快。從頭至尾,一字不漏的看完它。常是跟著文章的情節而起伏,有淚,有笑,有啟示,有感觸。因為那是與主交流的好文章,出於肺腑之言,真情流露,絕非杜撰虛構之文可比。所以它不但是我們家的讀物,也會轉給其他教友欣賞。

當然書中的主角更為重要,那就是神父的話。從顧神父的篇篇文章中,我認識了顧光中神父。他是位了不起的神職人員,因為神父受過鐵窗之磨練,那忍辱負重的痛苦,莫須有的罪狀,比一般神父們承擔了更重的十字架。他歷練的神操,促成他有高超的智慧,突破他人生的苦路。因他講的每個故事,字裡行間,都對人有莫大的啟示。因此我對這位素未謀面的神師有著特別的敬意!

貴堂已走過廿個年頭,除可歌可頌之外,不難想到那批當初成立這個華人信仰團體的創始人,是多麼的艱辛!同時神父,修女,教友們歷經的路,必然是佈滿了荊棘和坎坷。不過只要撒下種子,就會成長。何況是在主的呵護下,開花結果是必然的。如今在信德,望德,愛德卓越的顧光中大家長領導之下,已跨入康莊大道了!

信仰的事業在傳福音,這是我們每個身為基督信徒的使命和責任。祝福你們廿年,卅年,千年,萬年,使海外的炎黃子孫把耶穌基督的福音綿延至永遠,永遠!阿門。

達拉斯耶穌聖心堂達拉斯耶穌聖心堂

教末

許王瑞昌敬賀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勵國修女賀函

一起走過的日子

作者 賴碧華修女

賴碧華修女

在聖荷西我最早認識的教友是白玉雯和她的家人。經過幾次家庭聚會,又認識了更多西區的教友。“這裡的教友好熱心、很友善!”這是我最初的印象。 「來,看看吧!」(若1:39)這是聖若望福音中耶穌的第二句話,當信仰團體中的成員,主動向親朋好友發出這樣的邀請:「來,看看吧!」,向外福傳的大門就開了!

第一次參加華人團體的彌撒,看到滿滿的教友,成人與孩子共聚一堂,很久沒有在聖堂裡體驗“人滿為患”的感受了,我流露出驚訝的眼光!人多不一定就有活力,但可以定目標,在眾人中增加、形成更多有活力的人!第一次舉辦家庭生活營的籌備會中,有十位大將出席,他們目標明確、思想敏捷、意見多元、組織力強、分工清楚、積極參與。從籌備過程到活動結束,他們充分表達了一個信仰團體的同心與合意。可想而知,那次的家庭生活營非常成功,這是舉辦家庭活動旗開得勝的一例證。人才濟濟,造就一股大力量,聖保祿說:「因為是天主在你們內工作,使你們願意,並使你們力行,為成就祂的善意。」(斐2:5-8) 每位信友在團體中參與服務,不論奉獻多少時間精力,「凡要誇耀的,應因主而誇耀。」(格前1:31) 這是信仰團體在建立、發展、成長過程中基本的神修精神;信仰團體也是人組成的,在服務中,免不了也會受到人的限度、軟弱、私慾偏情的影響,此時,「你們該如天主所揀選的,所愛的聖者,穿上憐憫的心腸、仁慈、謙卑、良善和含忍;如果有人對某人有什麼怨恨的事,要彼此擔待,互相寬恕;就如主怎樣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寬恕人。」(哥3:12-13) 聖保祿為信仰團體及事奉天主的人,提出了最實際的神修態度與方法。總之在當時,我接觸團體的人不算多,我在團體的時間也不長,我的感覺有點像霧裡看花,仍欣喜萬分,想慢慢認識這個天主所祝福的團體;而現在,我藉著回顧,願用天主聖言來共勉!

三年前,我正式成為聖荷西天主教華人團體的工作伙伴,面對如此豐盛的團體,憂喜參半的心情,開始尋覓答案 “我能為團體做些什麼?” 起初,我緩慢的走一步算一步。只答覆日常生活中臨時發生的一些 “需要和求助” ;接著,投入時間與青年人來往,一起讀經。並加入南區組的讀經分享,因我深知“臨在、陪伴”是牧靈工作中的重要特質。繼而,不斷發現新的可能性。我與聖母軍、讀書會、媽媽讀經班、青少年組、各區讀經組、美滿家庭組(夫婦懇談)等團體共融、合作;又因著 “修女” 的身份,我很容易得到個人和家庭的信任。能一起談心情、談問題,解憂除困,使我倍受重用。在給予中接受肯定,在互動中彼此扶持,在分享中相互尊重與包容的過程,有歡笑,也有淚水;有喜樂,也有痛苦。這一切的發生,不僅幫助我實踐了修會聖化家庭的使命,更增強我的使徒熱忱。衷心感謝與我來往的每一位弟兄姊妹!回顧在這裡的三年,我個人的成長是天主透過許多教友給予我的滋養。我為這個團體所做的,雖微不足道,只能說 “我用心在做,也盡力做了!” 唯有感謝天主使我成為祂有用的工具。

迎接二十周年慶,緬懷過去曾在這裡參與建設團體的人,以及曾經路過此地的神長或修女們,所給予的信仰陶成,唯獨藉著團體的存在和團體中的成員才能發揚光大!因此,我也寄語聖荷西天主教華人團體的成員:

不求私心、不求己益,為主慷慨付出;
心存感恩、珍惜擁有,為主犧牲奉獻;
團結合作、積極參與,為主榮耀投入。

白居易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充滿生機的小草,永不言敗,願二十周年慶的新里程碑,由您開始建立!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長大的教會

作者 黃琦玲修女

美國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成立廿週年,可喜可賀。緬懷先輩辛勤耕耘,感念前人披荊斬棘。藉此慶祝廿週年感恩之際,我們共同砥礪對教會的責任,及福傳的使命。如果以人的成長而言,雙十年華是成年人,在智慧、知識、感情、言行…等,皆到成熟的地步。如厄弗所書四章十三節:「我們眾人都達到對於天主子,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成為成年人,達到基督圓滿年齡的程度。」

今以斐理伯書二章一節:「你們在基督內獲得了鼓勵,愛的勸勉,聖神的交往,哀憐和同情。」一起思考教會是否在長大?

1. 鼓勵 ─ 在基督內獲得鼓勵: 信徒之間彼此鼓勵,這是每位基督徒該具有的美德。誠懇「鼓勵」使人歸正之美德,雖在社會上已逐漸失落,可是在教會中卻該倡導與推行。誰能說自己永無過失、軟弱?完全無可指摘?既是如此,唯有藉著彼此的鼓勵,才能獲得歸正。但務必記得以「你的過錯是我的責任」的愛心為起點,進而以鼓勵代替批評、責備。懷著基督的心作為鼓勵人的標準,幫助別人走向正確的道路。

2. 愛德 ─ 愛的勸勉: 當一個人正在頹喪、失望、憂傷、痛苦的時候,是何等需要安慰呢?可是往往去安慰人的,更惹起人的悲傷來,叫人反不得安慰。惟有愛心的安慰是不會有這種結果的。一個人之懂得安慰別人是因為他曾受過天主的安慰,保祿說:「祂在我們的各種磨難中常安慰我們,為使我們能以自己由天主所親愛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種磨難中的人。」(格後一;4)可見安慰人的恩賜,不是學來的,乃是親身經歷的,不是用口才的,乃是基於愛心、耐心的。

3. 溝通 ─ 聖神的交往: 有人說:「唉!E世代的社會裏,競爭劇烈,人情淡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是疏遠囉!」基本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得靠彼此間不斷的溝通;有溝通才能互相瞭解,互相瞭解,才能互相信賴,互相信賴,才能使關係密切。當聖母瑪利亞得到天使傳報她將生耶穌的消息,並知道依撒伯爾已經懷孕六個月,她就立刻起身往山區去,會見依撒伯爾,和她同住三個月。她們一同領受主恩和啟示,覺得在聖神內的交往是必要的。彼此溝通能除去偏見、誤解,主動與人溝通以達成彼此瞭解,才能有實際愛心行為,被安慰、被鼓勵,也能安慰人、鼓勵人。

4. 憐憫 ─ 哀憐和同情: 在教會裏有富足的,也有貧窮的,天主叫那富足的多多的施捨,好讓那貧窮的多多的感恩;因他的施捨,天主又賜福於他,叫他也感恩。天主叫窮乏的得知天主看顧他的憑據,叫富足的知道天主賞賜他的憑據。這樣全體知道貧窮的得了幫助,富足的施捨得了賞賜,也就一同歸光榮於天主。有一個窮人要進一間貴族式的聖堂,站在門口的招待員,阻止他說:「請原諒,我們不認識你。」窮人回答說:「你認識主耶穌基督嗎?」招待員說:「我當然認識。」窮人再回答說:「我是祂的窮親,是祂的兄弟。」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法國巴黎近郊,有一座被戰亂所毀的聖堂。重新被建立起來以後,建得比以前更華麗壯觀,有彩色美麗的大玻璃窗,有華麗的大地毯,及高貴的設備,美麗莊嚴,人人讚美。但是這間大教堂的中間,有一個極不協調之設計,使參觀的人都深感困惑。原來在那裡有一座古舊而破損了的耶穌銅像。銅像上有許多彈痕,雖然經過修補,卻仍有戰火殘虐的烙印,尤其更顯著的是這一座銅像的雙手都沒有了。或者有人問:「為什麼沒有手呢?」答案就在基督銅像下面:「你們就是我的手」刻在小牌上的這句話,對於今日的每一基督徒乃是一大考驗和挑戰。基督該是教會的頭,我們是祂的手,祂要藉著我們的手,來鼓勵、安慰、溝通、憐憫別人,更是同心砌磚,建立一個長大的教會。深信藉著你的慷慨奉獻,天主必賜福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更多更深。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祂抓得住我

作者 江忝美修女

江忝美修女

第一次聽到「它抓得住我」,是一家軟片公司的廣告詞,簡單好記。讓人一聽見這句廣告詞,就想起這牌子的軟片。再次注意到這廣告詞時,是去年2002年在苗栗山上帶原住民孩子們的暑假道理班。由孩子們純真快樂的歌聲,唱出「祂抓得住我,讓我向祂歌頌,祂抓得住我,讓我向祂舞蹈,在歌舞聲中沉浸祂的愛裡,來讚美感謝頌揚祂…」。

說天主「抓得住我」,好像是祂被「注意」到一樣。這個「抓」字有主動的意味。仔細回顧生命成長的歷史,常常是天主祂主動吸引、邀請、召叫。當我被吸引了,體驗到祂對我的深情大愛,很自然的願意回答祂的邀請,答覆祂的召叫。

十七年前來美國讀書時,很幸運的由詹德隆神父的穿針引線,找到了在柏克萊的NEWMAN CENTER每月一次的中文讀經班。當時是由黃德寬神父帶領。這為我一個新領洗才滿一年的教友而言,是有很大的幫助。信仰是需團體的陪伴與鼓勵的。我常在這些前輩的信德,經驗分享裡,領悟天主的美善、仁慈。這些資深教友,對自己靈修生活的重視,熱心教會事奉,讓我也想為這位愛我的天主奉獻些什麼。但並沒有具體的想法,只模糊的想在學業告一段落後,能為兒童要理講授盡些力。我覺得能從小認識天主的人是有福氣的。因此想從事這項服事工作。

天主在我身邊安排了許多有信、望、愛三德的好教友。也讓我接觸、認識數位耶穌會會士。他們對傳福音的熱切,教友培育的支持,生命積極熱忱的態度以及深刻的祈禱生活,啟發我願意為這樣的理想而生活。

天主將這樣的邀請放進了心中,為福音而奉獻一生。初次感受到這邀請,很困惑。天主怎會邀請一位領洗不到三年的「新」教友度奉獻的生活?我的靈修還正在起步呢!就在這困惑不確定的經驗中,天主安排機會和劉家正神父有較多的接觸。我有時充當他往返柏克萊及聖荷西的司機。在車上是我發問有關信仰、靈修問題的時候。感謝天主給劉神父足夠的恩寵與德行,有耐心的解惑我所有「新教友」粗淺的問題,並沒有棄車而逃,或拒絕再與我同車。

天主主動邀請人全心全意以修道奉獻生活跟隨祂,祂也給足夠的恩寵使人能自由的回應。天主不斷的使我體驗到祂對我無比的慈愛,柏克萊和聖荷西教友們對教會的熱忱及看到教會的需要…,我的心深深被觸動,願意「以愛還愛」。

天主是位謙謙君子,知道我的內心渴望圓滿,在祂內的圓滿。但祂卻不強迫我迅速做決定。研究所畢業後,工作了一年半,時機成熟時,經由馬愛德神父、朱蒙泉神父及劉家正神父的引介,我認識了「耶穌聖心修女會」。一個以生動、發人省思、活潑的教學方式引領各年齡層的人,認識並愛慕這位可親近的天主。一和修會見面,就被修女們充滿喜樂與手足之愛的生活吸引住。「耶穌聖心」是我喜愛的教會敬禮之一,我感覺到天主為我預備好了一個修道的家。

1991年9月15日我進入了耶穌聖心修會。這些年來不斷有聖荷西、柏克萊的教友們為我祈禱,使我在修會生活中深切的認識天主,並在祂的寵愛內成長。修會生活中雖遇困難、挫折,終不致失望、放棄。謝謝大家的關心、鼓勵和支持。

兩年前修會派我回台灣服務兩年。這期間有機會走訪不同亞洲國家和許多年輕人接觸交往。好欣慰見到許多人都有愛天主愛教會的熱心,深覺教會發展有希望。這些年輕人中有的考慮婚姻聖召來彰顯天主的愛,有的考慮修道生活為福音傳播努力。在考慮修道生命中,他們的阻力常來自家庭,甚至是「熱心教友」的家庭。常感歎耶穌邀請召喚人跟隨祂過奉獻生活,最大的阻力竟然是自己人!

生命是由不斷向那位主動積極參與我們生活的天主說:「是的,我主。」青年朋友們,祂抓得住你/妳嗎?

** 「祂抓得住我」為方濟修會巫福生神父為「聖召喚醒營」所做之歌曲。
** 若有女青年欲與耶穌聖心修會接觸者,請與本編輯部聯絡,將提供修會電話及地址。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深深地懷念 – 恭賀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成立廿周年

作者 胡保祿神父

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慶祝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之際,讀了《聖城通訊》第一八八期。首先感慨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顧光中神父已過了七十壽誕,踏入了古稀之年。他的“如果”乃是他追隨天主聖召的生活經歷。他依然如故,沒有忘本,也沒有自傲,勇敢堅定,旗幟鮮明地堅持著與教宗共融的忠貞教會的立場,以“善牧為羊捨命”的精神,勤勤奮奮地耕耘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

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趁少年。我認識顧神父是在1994年,由周媽媽(周宋玉英)帶領,介紹我來到聖荷西華人教會。那是我來加州後,更好說是我來美後第一次參加華人教會的彌撒。彌撒後,王樹治(當時的主席)站起來說:“哪一位是第一次來這裡參與彌撒的,請站起來!”我高興地站了起來,接受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教友們的鼓掌歡迎,我的心潮澎湃,萬分感謝天主。然後吳明達副主席和一些教友上前來噓寒問暖,要我留下電話和地址,並邀請我參加讀經班和堂區的其他活動。走出聖堂,見顧光中神父站在那裡,便上前問候,因為我們是同一戰壕裡的戰友,互勉互勵,自然話語投機。顧神父告訴我,這裡的教友很熱心,有水平,特別是在學習聖經方面,不亞於我們神父們。我們初來美國,要以一顆謙虛和開放的心向他們學習。

我們成了好朋友,九年來,顧神父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我自然是心領神會,感謝萬分。今年五月,我們一起服務於北美第九屆基督活力運動時,他不但給我捎來了我需要的書籍,還帶了襯衫和襪子送給我,甚至連麵包也一起奉送,這種情誼勝過親兄弟也。

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西北區讀經班可稱是我的“娘家”。在讀經班裡有一些關心我、照顧我的長輩們,她們真像我的媽媽一樣。她們是王媽媽(王樹治的母親)、羅媽媽(羅高雄的母親) 、周媽媽(周碧霞的母親) 、張媽媽(張麗婉的母親) 、李媽媽(李玉川的母親)等,我和這些老媽媽們一起讀聖經,唸玫瑰經,探望老人院的老人們,一起到餐廳用餐,如同一家人一樣。她們待我如待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備至。特別是周媽媽和張媽媽還經常為我包餃子改善飲食,逢年過節、瞻禮日還有紅包相送。我尊敬她們如同我的老母親一般,從她們那裡,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母愛。

在讀經班裏還有兩位長者,他們是黃昭勳伯伯和張兆楷伯伯。雖然二老已經去世,但是他們的音容、笑貌,仍存於我的腦海之中,他們愛主愛人的功德和精神,永垂不朽。請大家為他們祈禱

接下來我要談的讀經班裡的年輕人,他們都是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好教友,人才、骨幹和精英。王琳娜是當時讀經班的組長,她的先生周仁章和她的兩個女兒做她的幫手,為大家服務。他們活潑的信德,謙虛和愛主愛人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樹治和他的夫人陳玲英及二子一女,非常熱心,又特別孝敬王媽媽,故此被稱為“模範家庭”。吳明達是當時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副主席,他和夫人張麗婉,上有老,下有小,為了愛天主,愛教會,堅持為教會服務,這是多麼偉大的奉獻精神啊!牛治海、羅高雄夫婦是接送我參加讀經班的朋友,他們身體力行“敬天愛人”的座右銘,除了熱心服務外,還慷慨解囊。他們對天主、對教會、對大家的慷慨大方,天主定會以百倍的償報恩賜他們全家。古偉業、李玉川夫婦被天主揀選,作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奠基人,廿年前他們創建了一個類似今天讀經班的小團體,由幾個天主教家庭聚在一起讀經分享。然後人數漸增,他們又請到了神父,為他們做彌撒。再擴大,經主教許可,讓這個團體使用教堂,這便是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前身或稱創建史。

侯南平、馬昭詒夫婦,信德堅固,事事依賴天主,熱愛教會,愛戴神父,其家庭有個優良傳統,就是每逢教會大瞻禮日,便邀請神父參加家庭的餐宴,並且經常關心神父的生活所需,我是被邀請過的神父之一。他們多次問我:神父需要什麼?我說:我什麼都不缺,就請你們多為我祈禱。到後來還是為我買了雨天夾克,圓領衫和生活用品,我非常感謝他們。張錚錚、樂近英夫婦,我稱他們為理論家。他們對真理的熱愛與追求,在他們談論學習聖經的體會和分享自己的生活,如何應用聖經的感受時,表現得是如此的充分,我認為他們學習聖經的一些理論,把我們帶領到聖經的深處。大家也許不知道,他們還是攝影高手呢!我隨他們去參觀史丹佛大學時,他們為我照了一些照片,至今我還珍藏著。還有一些青年人,和青年夫婦,不過我們來往不多,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總而言之,西北區讀經班對我來說是一個溫暖的家。

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是我來美後的第一個福傳團體,在這裡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感受到了教友們對天主、對教會、對神長的愛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常深深地懷念她。

願全能仁慈的天主降福你們!降福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

胡保祿神父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回憶與感恩

作者 (雷思) 沈鶴璉 神父

1988年第一次同朱蒙泉神父到San Jose的中國教友團體去參與彌撒,是在St. Clare’s Church 的地下室。 我問朱神父為什麼要在地下室?為何不在上面的教堂舉行彌撒?他說:“耶穌不是誕生在白冷的馬槽中嗎?後來才到納匝肋去的。” 我覺得當地教區,沒有重視中國教友團體。

引起我注意的是團體中佔大多數的中青年教友們。他們如此熱忱有心火,慷慨地為自己的教會在服務和付出;不禁使我想起了上海五十年代的公教青年們,大家都親切地稱他們“哥哥姐姐”。 他們在1955年之後,為了信仰,為了耶穌基督和他的教會,大多受過監禁之苦。或被送“勞動教養”(女生多數)或“勞動改造”。 在這裡的“哥哥姐姐”們,多數成家了,看起來比那時上海的“公青”們富有,也多事業有成。許多俊男美女,似乎比以前的公青更成熟。

那時正好陳昌宇弟兄接主席,也與前任主席王樹治、賴經緯弟兄比較熟悉。認識的還有夏成銘夫婦、楊末雄夫婦、孟慶榮夫婦、朱健仁夫婦等等;姊妹中較熟悉的有白瑞雲、邱慈菁等姊妹。

那時陶雅谷神父領導著中國團體。他雖是外國人,但他有一顆熱愛中國和中國教友的火熱的心。另外還有王楚華、馬愛德等神父在旁協助。有台灣來的神父,就請他們主祭彌撒,或同大家分享、聚餐等。還有兒童道理班,青年們的活動…每個週末都是熱熱鬧鬧,忙忙碌碌的!

陶神父以前在江蘇的揚州傳教,有點揚州口音。我告訴他,我的姑母Sr. Gabriel Shen 是他的秘書,他回憶一下就記起來了。他說去上海時一定要去看她。上主真的滿全了他的願望。1993年他安息主懷後,由顧光中神父接任。

1989年開始我到JSTB讀神學。老農民讀神學,特別吃力。到San Jose的機會也少了。但同大家一直保持著聯繫,聖誕節或春節的Party總少不了我。

考過Ad Gradum ,1993年6月我被批准升神父了,6月5日是晉鐸典禮。我有幸獲得了灣區所有主內弟兄姊妹們的幫助和祈禱。特別是聖荷西團體的支持:王樹治弟兄司儀(中英語),林谷弟兄帶著很有名氣的聖詠團詠唱彌撒,司琴是李培德姊妹,孟慶榮弟兄獻唱Ave Maria;黃澤蒼弟兄、周麗鵬弟兄擔任錄影,張立恆弟兄及Mr. Moore幫忙攝影。

在USF大學的聖堂裡,蕭主教(Most. Rev. Carlos A. Sevilla, S.J.)主禮,近五十位神父共祭,為我覆手祈禱。三百多位各處來的主內弟兄姊妹們共聚一堂,為我祈禱祝福,我多麼幸福呀! 這也是灣區中國教友們大團聚的一天。祝聖典禮後,大家一起飲茶,互相交換經驗和心得。

第二天,承蒙陳昌宇會長邀請我這個孤伶的新神父在St. Clare’s Church 舉行了我的首祭彌撒。張春申會長陪祭並証道,講天主聖三的愛。甘國棟、黃華銓、顧光中等14位神父共祭,連同滿堂的教友們,一起讚美主,感謝主!此情此景,我在今年慶祝晉鐸十周年的時候,特別紀念及回憶,也為所有的老師、恩人們祈禱。

我被派到Union City的St. Anne Church擔任副本堂後,生活更形忙碌。 每主日要舉行二、三台彌撒,看到聖荷西那邊二、三位神父“共祭”,我真的好羨慕!好不好來“幫幫忙”? 不管怎樣,我一有機會還是要去SJCCC的。尤其節慶日,聽聽小朋友們唱歌、跳舞,大人們演話劇,顧神父打鼓。還要拜訪、問候長輩們,例如王伯母,她說自己姓沈,我們是本家;又如聶阿姨,她是我大姨夫的弟媳,是“真的”阿姨,還有許多可親可愛的弟兄姊妹們,多麼高興見到他們,大家聊一聊,問個好。但現在身在台灣,要拜訪一次San Jose的SJCCC就沒那麼容易了!要祈求上主的恩賜,聖母的代禱了!

恭喜您們廿年在上主的帶領下茁壯成長!

沈鶴璉神父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