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I Became a Catholic Christian

When I Became a Catholic Christian

作者 John Khong 鄺崇望

I am very happy that Ms. Rae Yang gave me and other mid twenty folks a chance to write about our experience here at SJCCC. My journey started out in Santa Clara when my family and I emigrated from Singapore in the latter part of November in 1984. Not long after, we moved to San Jose. We went to many churches around the area, but ended up planting our roots in a small, but growing Chinese community at St. Clare’s in Santa Clara. From what I can remember, my first Chinese mass at St. Clare’s was quite welcoming. We were among familiar faces; we were among Asians who spoke Mandarin. It was there at that mass that I met my bosom buddies, Gabriel Lai and Peter Yang. I also made other friends that day: Kim Yang, Isabel Chou, and Joanne Hsia. Please forgive me if I forgot your names; I am great with recognizing faces, but names are more of a challenge.

My growth as a Catholic Christian has been a slow, but rewarding one. I was baptized as an infant and wasn’t really given the choice to follow Christ. The choice was made for me. From as far back as I can remember, being a Catholic was more of a routine than a way of life. I would go to mass on Sundays more to see my friends and hang out with them than to see God. When did I really become a Catholic Christian then? It was during college at UC Davis, a place where my faith in God was tested and cultivated. Before UC Davis, I never had a true longing for God in my life. I never felt a genuine need for Him. I can remember the day my Dad picked me up from my dorm after my finals were completed. I made the final check of my room and left for the parking lot. When we got on the road, I started to share with my Dad how my quarter and year went. I had a tremendous year, academically,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Academically, I had a great year and finished strong that last quarter in 1995. Physically, I overcame a severe flu that second quarter. I had never been so ill in my life; I had to deal with the illness and my classes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a long road to recovery. I was extremely grateful to God that I made it through that quarter. Spiritually, I started to explore what other Christian denominations were like at Intervarsity, a collegiate, nondenominational fellowship. It was truly refreshing to see how other Christians viewed God and worshiped Him. I picked up the habit of reading more Scripture and tried to apply it to my life. I did not, however, lose sight of the fact that I was raised a Catholic. I love the traditions that Catholicism has to offer and the seven sacred Sacraments pretty much hooked me, especially the Sacrament of Reconciliation. Anyway, as I started to share my last quarter with my Dad, I started to cry.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cried that heavily in front of my Dad. I still can never forget what he told me that day. He said that he saw many hardships to come in my remaining years at UC Davis. His words were prophetic because for the next three and a half years, I endured many “storms” in my life; some of the storms were so severe, I thought I wasn’t going to make it.

How did I endure those “storms” in my life? It was God, and He came in the form of my family and my friends at the San Jose Chinese Catholic Community (SJCCC). I started to share my “storms” with my Dad first and then with my Mom. Before I knew it, my whole family, expect for my sister, shared my crosses with me. I had to overcome the fear of sharing my “storms” with my family and my friends at church. I found out that there was no room for any fear in sharing my “stormy” experiences with them because they are my family and friends, the ones who love me regardless of what I might say. They were my support and source of strength and they still are.

God also came to my help in Scripture. When I was in need of God’s comfort and help during hard times, I referred to Isaiah 43:1-5 and Hebrews 13:5-6. These were not the only Bible verses I relied on in times of need. The book of Psalms was also an excellent source of hope, comfort, and strength. These Bible books are also very useful now. Besides reading Scripture, I prayed a lot during hard times, especially in the Rosary. I have my Mom and Dad to thank for that. They taught us how to say the Rosary awhile back and instilled in us the importance of prayer. I am very grateful to have learned it. You can’t have too much prayer and besides, God doesn’t mind you praying to Him; He doesn’t mind you nagging Him either. He is probably the only being that will welcome nagging. Take advantage of that.

The road to becoming a Catholic Christian was definitely not an easy one; it was full of hardship and moments of discomfort. The funny thing is that it was all worth it, all of it! I wouldn’t have been able to make it this far without God in the form of my family, my friends, Scripture, and prayer. Never forget God, because He never forgets you and He loves you immensely! God Bless.

John Khong  鄺崇望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奉獻的祈禱

作者 SJCCC 的一隻小肥羊

親愛的天主,光榮的阿爸父啊﹗

感謝您賜給了我一個新的生命。生活在您的愛內,我得著了屬靈的平安,也嘗到了聖神喜樂的果實,我有了沒人能拿走的永恆希望。在我的生命旅程中,不論是處於順境或是逆境,不論是行走在靈裡的高山或是穿越陰暗的幽谷,您的話語總是帶領著我,您的恩寵總是環繞著我。您的應許像是雲上的太陽,永不改變。

親愛的天主,萬有的天主,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您所賜予的。我再一次把我的生命完全的奉獻給您。我把我的身心靈,我的事奉,我的婚姻、家庭、親人、朋友、工作、愛好,我的所有,我和每一個人的關係,和我心中所有的意向都完全交托在您的掌管之中。

仁慈的天主,求您顯明我所犯的罪。也求您原諒我的罪,我的無知,我信心的不足。求您洗淨我的不潔,拿走我驕傲的心,憤怒的心,不肯原諒的心和那不順服的靈;拿走我的軟弱、我的懶惰、我的污穢,我不良的習慣和興趣。

親愛的天主,我把我的心向您打開,全心歸向您。您是今在、昔在及永遠都在的全能創造主。您是萬有的天主,您的光榮充滿天地。親愛的聖父,您是真天主,聖潔的主,您是一切聖德的根源。我親愛的天主,求您賜給我一顆全新的心,一顆純潔的心、順服您的心、全然愛您的心。求您派遣聖神,聖化我的生命,藉聖神與您合而為一。當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在您的仁慈內,求您保存我的生命仍然是聖潔無瑕疵的。

親愛的天父,感謝您,讚美您。願您的名受顯揚;願您的國來臨;願您的旨意承行在我的生命中,如同在天上。求您賜給我雙倍的信德和愛德,在您的恩寵中結出仁愛、喜樂、平安和所有聖神的果實。在您的引導下,吸引更多的人進入您的恩寵,認識您的召叫,認識您已經賜給了我們的禮物。願天下萬國、普世權威,一切榮耀永歸於您。我的祈禱是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奉獻的祈禱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及時行善

作者 北威人

紐約上州的北威祈禱會一向以「好好的活,好好的死」為團體的宗旨。十多年前,樂俊仁神父給北威講了一次避靜,他把避靜分三部份。在「好好的活」和「好好的死」之後,他又加了「及時行善」。當時只覺得:很有道理,接得很好。至於如何行善,行怎樣的善與如何及時,並沒有好好想清楚。

歲月不饒人,匆匆地十多年過去,這之間世界已打過好幾場戰爭,兩次規模不小的不景氣,再加上九一一。我們這一批人由中年已進入考慮退休的年紀,很快就要加入松柏組了。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體力衰退),也不再是國文課本裡唸來有趣的句子。最近忽然想通了,所謂及時行善,就是趁活著(有一些同年齡的人已先我們而去),趁還有體力,趁手邊的錢還是錢的時候,快點行善。

趁活著,尚有體力時,快點行善比較容易懂。趁手邊的錢還是錢的時候,快點行善是什麼意思呢?

聖經裡,(路十九,11~26;瑪廿五,14~30;)都是有關塔冷通的比喻。故事裡的主人給不同的僕人不同數目的塔冷通。有的去賺了同數的塔冷通,有的卻埋在地裡。主人回來,嘉勉了善用塔冷通的僕人,咒罵了那個把塔冷通埋在地裡,原封不動地交還的僕人。並且把塔冷通收回,交給其他善用塔冷通的僕人。聖經裡接著怪嚇人的說:「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

耶穌時代的經濟體制比現在簡單多了。他們雖也有貧、富、稅收等,但他們的元寶埋在地裡,過了幾年仍是同樣的元寶。廿一世紀的我們,有經濟不景氣,有股票崩盤。昨天價值連城的股票,會在短時間內變成雞蛋水餃股(不值錢,只能夠買雞蛋或水餃的股票)。我們不用埋在地下,錢自己就會泡湯的。那麼塔冷通的比喻在現今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呢?德訓篇廿九,13~14:你寧可為兄弟和朋友,耗費你的銀錢,也不要讓它在石頭底下生銹壞了。要按至高者的誡命處理你的財寶,這比黃金為你更有益處。

看來,把元寶、錢財放著不善用,自己不用,又不給兄弟朋友用,在新舊約裡是同樣不被嘉許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股票狂跌之後感慨:「早知如此,不如當初把它捐了還好些。」我們的問題就在我們無法「早知如此」。

訓道篇八,6:「的確,事事都有定時和定案,但重大的負擔仍壓在人身上,因為人不知道將來要發生什麼事。」我們對未來有很大的不安全感,近來全球經濟不景氣,這不安全感有增無減。不儲蓄是不對的,但是要為自己或孩子存多少,要捐多少才是「按至高者的誡命處理你的財寶呢?」我只能說這是見仁見智,努力去揣摩、練習。只要有心,天主會親自帶領教導的。

再怎麼說,我們兩手空空的來,將來兩手空空的回到天主那兒,一切的一切都是天主賞的。我們無論怎麼捐都只是皮毛而已,常是不痛不癢的。德肋撒姆姆說:「愛是要給到痛。」我們大概就要由小痛練起。

我有兩三回練習小痛,把稍為多點的錢給有需要的神父或修女及他們的工作。想不到第二天去上班時,公司裡就發給我等數的錢,全不在預料之中。這幾回讓我領會了這些錢雖然不多,但天主願意鼓勵我對祂的信心,願意藉著小小的巧合,告訴我,祂是天主,一切在祂手裡。

其實我對祂的信心仍不夠大,所以捐的仍不夠多。兩千多年來,對這方面的教導懂得最透徹,對天主的信心最大的,要算是聖方濟了。他拋棄了萬貫家財,連身上穿的都不要,在主教前脫下還給父親。(主教得趕快用自己的袍子遮住方濟各,免得有礙觀瞻。)天主對方濟各多麼鍾愛?真是應驗了瑪拉基亞先知書三,10:「你們就在這事上試試我吧! ─ 萬軍的上主說 ─ 看我是否給你們開啟天閘,將祝福傾注在你們身上,直到你們心滿意足。」

我的一個朋友,在九一一之後看見他同學的股票一下子變得什麼都不值(成為原來的八十分之一),只好趁他自己的股票尚值錢時,賣掉一些。自己賣掉又會因賺太多而要付許多稅,當時又不需要錢,所以他就想到把股票捐給一位敬愛的神父,讓這神父知道一輩子離鄉背井到台灣傳教,陪著一代代年輕人成長是有人感激的。就這些念頭(也包括怕付稅那類的念頭),他捐了這輩子從未捐過的數目。心裡很紮實,也很痛快,過去糊里糊塗的小投資,未來極有可能變成泡沫的不知之數,全變成有用的愛的訊息。

想不到的是股票轉出的那週,公司裡陰錯陽差的替他加了薪,不多不少就是他捐的錢數。天主是怎樣的一個老板啊!這朋友只捐了一次,去表達對天主忠僕的謝意,而天主竟賞他年年寬裕。這真是應驗了路加福音六,38:「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

這世界需要的善太多了,我們真是要努力及時行善。有這樣的天主,只要我們的信心夠大,朋友,試試看吧!

後記:我們可以行的善很多,不是全與錢有關。有時候給錢,特別是不痛不癢的錢是最簡單、最偷懶、最不盡心的方式。給時間、給精力、給愛心才是最徹底的行善。塔冷通的比喻裡,有的時候被解釋成聖寵,越用聖寵的,被給的聖寵也越多。這篇文章從錢的角度看塔冷通的比喻,沒有要以偏蓋全的意思。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我,做什麼?

作者 徐 琪

今年是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成立二十週年。聖城通訊的編輯們將為此盛事,發行特刊,因我曾投過稿,承蒙編輯不棄,要我也寫一篇。答應了,但是我寫什麼呢?編輯們準備盛宴,我不會做大菜,就做一個涼拌小菜,如果合口味,請再夾一筷子,如果不合口味,隨手倒掉,既不可惜,也不會壞了一桌美食佳餚。

主意既定,但是,我做什麼呢?想想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團體廿年前的成立,無緣參與。來到聖荷西十多年,卻享受了前人的樹蔭。我做什麼?就把近日看到的文章合併起來湊成一小菜罷。我的文句不值一看,但是有識之士的見解,請花幾分鐘的時間看看,也許有用。

2003年8月6日世界日報副刊張作錦先生感時篇,名為──台灣只能是「短暫的富裕」?──一文中,他引用阿根廷學者葛隆多納長期研究的結論指出: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從一個階段進入下一個階段時,會出現誘惑。如能抗拒這些誘惑,就可能達成發展,否則就只有短暫的富裕。誘惑是什麼?人民覺得富有了,就減少工作量,國家也不再投資於生產……要抵抗得住誘惑,國家需有價值體系。價值觀有兩種,一是『固有的』,如國家榮譽,卓越、安全感,是不會變動的;一是『輔助的』,如追求利益,這是短暫的,一旦利益追求到,就失去了再努力的動機。所以,國家要維持發展,必須要有固有的價值觀。」

我們是一個信仰團體的成員,大多數人都是領了聖洗聖事、堅振聖事、聖體聖事、和好聖事、婚姻聖事的基督徒。我們的價值觀是不是準備和耶穌基督的價值觀儘量靠近呢?「沒有人能阻擋我們在天主面前成功,因為沒有人能阻擋我們按良心盡量去實行天主的聖意。我們在天主面前應當有安全感。什麼是倒楣?在主內永無倒楣之事,因遵行天主旨意,即是成功,即是發財,即是富貴。外表之順逆,終必逝去。那麼,對可見的績效就不該重視?不,要加倍重視,即是比別人更有責任感,更面對現實,更看重目下該做的事。天主不希望我們一直作夢,幻想未來的天國,而要求每時每刻在具體環境中按其意旨而行。因了然祂的要求,而更努力去完成。但又盡力而已,不能掌握、決定的因素置之度外。。。。只要我們不斷分辨清楚,遇事盡力求其功效,但不求必然如願,那麼我們就會成為最努力、最進取,最關心別人,最洞察事相,最自在灑脫的人。如此真能在天主面前看出『樣樣都好』,貧賤富貴一樣好,患病健康一樣好,受尊受辱一樣好。我們即是最獨立自主的人,最不受牽累影響的人,最平安喜樂的人。那麼,就真正可以說我們具有了基督的價值觀。」(摘自一扇新門第117頁)。

「祈禱是經驗基督及回答上主召叫的途徑之一。真正的友誼除建立在理性的認知層面上,還要有心靈的溝通與回應。祈禱正是與上主做最深度的溝通和做最慷慨回應的途徑。所以,不是「基督徒需要祈禱」,而是「不祈禱的,不可以成為基督徒」。你、我是不是一個信仰團體的一員?「時常一起祈禱的團體,較易成為共融友愛的團體。因為維繫這些團體於不墜的,不再是單靠變化無常的人,而是靠著那位永恆不變的主。」(摘自正視人生的信仰第131,151頁)

有天孩子問我第一次自己搭公車是幾歲的時候?回想幾十年前,小學一年級的某一天,和我同路的另一個女同學,拿到一張車票,當時我比她高,而她的高度是免票的,於是她把票給我用,我們很興奮的去搭一站路程。是放學時間,我們兩個小個子,根本無法及時擠到車門旁下車,只有多搭一站路,下了車,兩人背著書包拼命往回跑,一路跑一路笑。這是我自己第一次搭車的經驗。看似一個失敗的經驗,但是為我而言卻是個很有趣的回憶。另有一事是,第一天在銘傳上學時,要按著座位順序報數,輪到我時,我遲疑了一下,旁邊的同學提醒我說,你是三十八號,但我覺得我應是別的號碼,就大聲說我不是三八,我不是三八。全班大笑。我的回憶裡,常是一個傻傻的人,做了些傻傻的事。這些可笑的事,帶給我的愉快回憶,是那些「成功」、「理當如此」的事所不能比的。我當然不故意做傻事,製造可笑的回憶,但是每每無意中造成的結果,卻成了有趣的記憶。

我,做什麼?做涼拌小菜;抄寫別人的文章;做些傻傻的事;做自己份內的事;盡量善用天主給的生命。

徐琪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聖言成了血肉 – 從母胎中祂已選拔了我

作者 傅典端

聖安東尼是一位很受尊敬的聖人,許多人在急需幫助的時候,特別是找不著東西的時候,都會懇請聖安東尼代禱,因為他是一位很熱心幫助人的聖人。他的聖像常是拿著一本聖經,代表他對聖經的熱愛。有些聖像是畫著他有一顆熾熱的心,象徵著他是一位熱誠的傳道員。有時他是抱著耶穌聖嬰,紀念他有一次神魂超拔與聖嬰相遇的經驗1。聖安東尼的瞻禮是六月十三日,每次我參加這天的彌撒,我都會特別紀念天主如何帶我走這條生命的道路,我也再一次深深地體會『從母胎中已選拔我,以恩寵召叫我的天主』〔迦一:15〕是怎麼的愛了我。

我的英文名字也是安東尼,這是十五歲在全家移民美國前,我自己從英文字典裡挑選的名字。那時我並不懂得很多英文,我選這個名字因為我覺得『安東尼』在中文聽起來還不錯。自從1976年來美之後,我們一直住在南加州洛杉磯地區。雖然我的妻子雯達是從小領洗的教友,但我對基督信仰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追求。直到六年前,我們的大兒子百登上幼稚園以後,我們覺得家裡需要有宗教信仰來作為孩子們道德的基礎,才開始深入的追求信仰。

我進了慕道班之後,我們也開始參加每兩個星期一次的中文讀經班。雖然我們仍然有一堆問不完,也沒有人能夠回答的問題,但雯達和我卻深深的被聖經所吸引,我們也很喜歡和其他主內的弟兄姐妹們一起。我三十七歲的生日是在週六,那天也是我們讀經的日子,雖然我們家的慣例是和親人一起慶祝生日,但是我們還是決定破例放棄和家人的聚會,而去參加讀經班。快到那一天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們當晚在一個約三、四十哩遠的地方,有一位台灣來的神父主持一個治癒講座。大家聽了都很有興趣,所以就決定一起去參加這個聚會。

這是一個蠻新奇的聚會,神父講完道之後就為大家個別覆手祈禱。祈禱時,很多人一個個的倒下來,然後有些人笑,有些人哭,有些人唱歌,也有些人在地上滾來滾去。這看起來實在很奇怪,難怪聖經上說,一些不信的人譏笑門徒,說他們在五旬節聖神充滿後,看起來好像喝醉酒了一般〔宗二:13〕。其實,那時我們並不明白,聖神正在以每個人不同的需要,賜予我們祂的恩寵。

雖然我們不很習慣這樣的情況,可是大家還是都憑著信心上去領受這個祝福。我們中幾個人也倒了下來,可是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我只記得似乎有一股力量推著我,我就隨著那力量倒了下來。因為地板硬硬的躺著很不舒服,所以我閉著眼祈禱了一會兒,便爬了起來。我深深的相信,雖然當時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可是聖神已經開始在我的生命中動工了。在信德中我已默默的接受了天主給我的生日禮物。

當我們離開會場的時候,我買了一本『聖神與您』的書。很奇怪,這本書我看了三次都看不懂。當天我們讀經班一行十二人開了45分鐘的路才回到家。當我們一起唱生日快樂、享用蛋糕的時候都已經過了午夜。我非常喜歡這個和往年不同的生日,可是我所不知道的是我的生命已經開始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改變。在兩個星期之內,天主奇蹟式的為我在北加州安排了一份我多年所嚮望的新工作,然後祂又奇蹟式的幫助我們在一個多月裡買了一個好棒,本來不可能買得起的房子。這房子的地址是在『聖三之泉』路上(Trinity Spring)。這條天主帶領的路真是充滿了祂的指標和祝福。

我們搬家後沒多久,參加了聖荷西西區的讀經班。沒想到讀經班的場地就在『聖神與您』的作者疏效平家!他邀請我們參加聖神同禱會,我們就開始固定每週參加。我繼續在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SJCCC)慕道,雯達為領堅振也一起加入。孩子們也參加了中文學校和兒童教理班。我們很高興每個週末和其他教友們一起參與教會的活動。每一週內我們都盼望著星期五的讀經,星期六的同禱會,和星期天的彌撒、慕道班。我和雯達一起在 99年元月聖荷西『聖神內生活』研習會中,領受了聖神的洗。很奇妙的是,聖神內領洗之後再回去讀『聖神與您』,就突然可以明白了!

在復活節領洗前,慕道班的負責人問我想要取什麼聖名?我和雯達就買了一本聖人瞻禮的書來做參考,看看我生日那天是那位聖人的瞻禮。當我發現六月十三日,我的生日正好是聖安東尼(St. Anthony of Padua)的瞻禮時,我們都非常驚訝,簡直不敢相信。因為我的英文名字是我在二十多年前人還在台灣時,而且沒有信教以前,從字典裡選出來的!更奇妙的是,那個日子也正是我第一次接受覆手祈禱時,領受了聖神的祝福。雯達問說那麼我們聖神內領洗的那一天是誰的瞻禮呢﹖我們更驚訝的發現那一天正好是另外一位聖安東尼(St. Anthony of the Desert)的瞻禮﹗我想既然天主早已為我選定了這個名字,我沒有必要再選另一個名字做我的聖名﹗

我知道我並沒有什麼與眾不同,天主愛我們每一個人,祂的愛像雨水一樣灑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祂並不是從我慕道的時候才開始愛我,祂也不是從我領受聖神祝福的時候才開始愛我。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祂就已經先愛了我。在我生出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天,祂就已經為我取了名字〔依四九:1〕!當我們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我相信我們都可以看見。在天主的安排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來告訴我們祂多麼愛我們每一個人。我相信,在我們的母胎中,祂已選拔了我們每一個人,以恩寵召叫了我們。當我們回頭仔細看,我們可以看見很多天主在我們生命中美善、大能作為的記號。在我的生命中、我的生日、我第一次接受覆手祈禱、我工作的改變、我的搬家、我的聖神內領洗、我的名字…,都是天主精心為我安排好的。

感謝天主﹗願仁慈的天主打開我們每一個人的眼睛,看見祂美善的作為。願光榮歸於天主,至於無窮之世﹗阿們。

1 Lodi Enzo, “Saints of the Roman Calendar,”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Jordan Aumann, OP, 1992 Fathers and Brothers of the Society of St. Paul, Staten Island, NY, pp. 148 – 150.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二十年

作者 楊彤芳

記得還沒結婚以前,有一次聽到父親說:真是老了。最早的時候都是送朋友結婚賀禮;接著是生孩子的禮;然後是孩子們考上高中,大學及出國留學。現在都是送朋友孩子的結婚賀禮了! 不同的時代,人生的旅程卻似乎是大同小異。父親時代“考上高中,大學及出國留學”的禮似乎已經不存在海外華人中,但是二十週年慶卻經常在耳邊。或許是時代改變了,也或許是受美國文化的影響;禮金也已不是唯一的慶祝的方式了。

兩年以前,聖荷西教區慶祝二十週年,舉行聯合堅振聖事。在容納上萬人的室內綜合體育館,聚集了來自五十二個堂區的數千名初、高中生,以及他們的代父母和家人。剛好我們的老大那年領堅振,得以參加這盛會。當孩子們領了堅振,全體都回到座位後,會場忽然熄燈,然後孩子們高舉手上的螢光手鐲。剎那之間,漆黑的會場,有數千的微弱亮光在揮舞,在歡呼。雖然領堅振的是孩子,但是我這做母親的也感到再度領受聖神,深感基督徒做光(做鹽)的責任和基督是光的美。

Santa Clara大學牧靈研究所今年也慶祝二十週年。有機會參與了一些“後顧與前瞻”的會議。深深體會到馬愛德神父在最後那次電話談話中的吩咐:「讀書很好,但一定要和堂區保持聯絡。」看到聖荷西教區和牧靈研究所的關係,不就如此嗎!教區成立之初,研究所培訓了一批平信徒的領導人,在各個堂區輔助神父並做一些領導的工作。十多年後,聖荷西教區自己成立了許多初級培訓班;研究所又與教區合作,開了一些更深,更廣的培訓課程,幫助教友們能做更深遠的服務。

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今年也將慶祝二十週年。因為準備參加全球海外華人牧靈服傳大會,所以回顧了一下我們團體的成長。很有趣地發現團體的前十年,是一群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起讀經聚會,並為保持下一代的美籍華裔天主教徒的特殊身份而努力。團體的後十年,開始關懷六,七十歲的長者,拜訪流失的教友。團體早期的孩子也已長大成人,回到團體中帶領初、高中生的活動,並負責禮儀的事奉。不論團體是在早期的開發期或是後來的守成期,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總是落在真空階段。禮運大同篇中說: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如今人的壽命增長,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夾在老壯之間,而成為團體中特殊的一群。團體早期一直以為華人教會是為了第一代移民,如今看到第二代之間的感情像堂兄弟姊妹一樣親,畢竟教堂也曾是他們成長中的一個家。沒有想到,這華人教會也是為了第二代的移民而存在。或許中國城中的天主教會的一些經驗可以為團體的將來作為參考了。

回顧自己在團體的二十多年,從慕道到領洗,自單身到結婚,到為人母,業餘性的事奉到全職事奉……,整個生命都與團體緊緊接連。與大公教會的關係也隨著年齡,由華人團體漸漸擴展到當地主教府和其他的本堂,並參與一些本地天主教機構的活動;越來越覺得自己像個華“橋”。馬愛德神父在最後一次和我們團體聚會的談話中,語重心長地說:你們中國人一定能比我美國人為中國人做更多的事。陶雅谷神父生前常說:你們要把中國的優良文化繼續傳下去。兩位外國神父對於華僑生活的真諦,觀察入微。但願我今後的生命,能繼續在華人團體的支持下,將兩位團體創辦神父們的心願發揚光大。

楊彤芳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SJCCC 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 黃崇文

記得我們夫妻倆於廿二年前,1982年6月,帶著三個女兒移民來美國時,有三件事立刻要做:其一是幫三個女兒辦好入學手續,另一是找工作,其三是要找到最近的教堂。這三件事情辦起來都不容易。當時三個女兒之中,有高中剛畢業的,有高中一年級的,也有初中剛畢業的。她們當時的英語程度還不是很好,辦好了入學手續,竟然有一個女兒第一天上學,自己找不到所選課的教室,在等候室呆坐了一天。當時的景氣跟現在一樣的低迷,找工作不容易,我們也就邊上課邊找工作;約經過了一年,我們才找到了比較穩定的工作。我們住在Cupertino,最近的教堂就是San Joseph教堂。我們在台灣時從來沒有參加過英語彌撒。這裡的英語彌撒起初對我們來說,當然很不習慣。我們曾經問過神父,這個教區有沒有中國神父或修女?他回答說:沒有,但他知道有倆位退休的中國神父住在Santa Cruz,而且他們講的是廣東話。

我們當時經常祈禱,期盼有一天能夠在這個教區遇到講國語的神父或修女,好讓我們這些離鄉背井的人有親切的感覺。那個時候在這個地區,連遇到一個中國人都不容易,何況是中國神父。感謝天主的恩典,沒多久,大約是兩年後,我們竟開始有了國語彌撒,是由會說國語的陶神父主持。漸漸的,我們的教友人數增多了,同時我們也有了馬神父、劉神父和朱神父等的參與。

現在我們有數百位中國教友,並有顧神父、王神父、賴修女、黃修女指導我們。我們也有了聖母軍,松柏組和聖心學校中文班及CCD的成立,和許多教會的活動。這一切的成果都是賴天主的恩寵和我們大家的熱心祈禱、奉獻和努力工作。

我們祈求天主繼續祝福、保佑我們這個團體,我們也期望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我們自己中文教會的全天候幼兒班和中文學校,也有我們自己的耆英中心和耆英公寓等的成立。

黃崇文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教會廿週年在西元2003年

作者 李姝蓉

St. Clare’s 的中國教會今年已是廿週年了。十是多麼美好的數字,廿更是成對的完美。記得兩年前我才寫了教會十八週年感言。沒想到一瞬間,兩年又過去了,教會顯然增加了更多的生力軍。

近年來社會上的經濟情況是每況愈下。幾乎每次彌撒都會為失業的朋友祈求。我先生的公司也由數百人,裁到了現在四分之一的人數。這一波又一波的裁員真叫人驚心動魄。我們夫妻倆稱裁員為「割肉」。每當飯桌上有道冰鎮扣肉,我都問:「您老爺的肉何時會被割呢?」他總也不慌不忙的說:「快了!快了!」這是在無可奈何的大環境中苦中作樂的情趣之一吧!

在這種情況下,使許多朋友開始尋求事業的第二計劃,或決心轉行。記得朱蒙泉神父在我遇到困境時說:「姝蓉,危機就是一個契機。人生苦多於樂,我們不能瞭解天主的旨意,唯有不斷仰望上主,是我們最大的希望…。」這句話確也真使我度過無數次的困苦波折,但也因此使我的信心堅強。

在矽谷的華人大多是在電腦界或商業界謀生。當經濟緩緩下滑時,大家總還懷著希望,認為這只是「暫時」現象。由於儒家思想和社會價值觀作祟,對改行的人常不以為然。但是時間久了,大家意識到大環境已無法控制。人們反倒對這些勇於開放自己,面對危機,信心堅定,努力尋求天主旨意的人,覺得佩服。是的,中國人說「天助自助」,若自己不努力,上主也不會無緣無故降下瑪納。何況一份工作絕不比另一份工作更尊貴或卑微,就如基督奧體,沒有一個肢體比另一個肢體更尊貴或卑微。

在斐理伯書所說的:「我們必需學會在所處的環境中常常知足。也知道受窮,也知道享受;在各種環境中,或飽飫,或饑餓,或富裕,或貧乏,我都得到了祕訣。」(斐四,11~12)

但我們仍應該祈求上主:「我求你們兩件事,請不要拒絕我:令虛偽和欺詐遠離我;貧乏或富裕勿賜與我。只供我必需的食糧,免得我吃飽了,卻說誰是上主,或是過於貧乏,因而行竊,加辱我天主的名。」(箴卅,7~9)

在教會廿週年,西元2003年。我們將心比心,誠心祈求上主的憐恤,體念我們的辛勞。也讓我們信心更加堅強,更能遵從上主的旨意,走向另一個豐富的廿年。阿們!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願為你歌彈詠唱

作者 疏效平

「天主,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願意去歌彈詠唱。(詠五十七,8)」
我的個性內向,怕在人前講話,更別說是唱歌,和邊彈吉他邊帶眾人唱歌。但「在人所不能的,在天主都是可能的(路十八,27)。」 是衪在恩寵中,召叫與揀選了我,在我的軟弱裏加入了衪滿盈的恩寵與力量,改變了我的生命。感謝讚美主!阿肋路亞!

1992年六月廿日,我參加聖荷西華人天主教聖神同禱會結束後,同禱會會長樂近英姊妹問我﹕「你可不可以出來帶領同禱會的聚會? 同禱會聚會分為三大部份:(l)以歌聲讚美敬拜上主,(2)聖言與見証,(3)祈禱。你祈禱問問天主,看天主召叫你帶領那一部分?」我當時心裡想:第三部份祈禱對我較容易,因為我曾有許多次在信仰聚會中帶祈禱的經驗,或可駕輕就熟。第二部份聖言與見証,應也可以勝任愉快,尤其是近來讀聖經頗為勤快,也常蒙主光照,有些心得,帶第二部份應也不太難。至於第一部份,以歌聲讚美敬拜上主,對我是毫無可能。我當時回答近英姊妹說﹕「我會祈禱,並仔細分辨考慮後,再答覆妳。」

第二天(六月廿一日)凌晨三點半起床讀經祈檮。在那一段日子天主感動我,每天清晨大約四點鐘,叫我起床讀經祈禱[1,2] 。讀經前我祈禱說﹕「天父!你要我帶同禱會的聚會嗎?是唱歌讚美敬拜、聖言、或是祈禱部份呢?請上主發言,你的僕人在此靜聽。」然後我便如平常清晨讀經祈禱一樣,開始專心用靈讀經,完全忘記了我問天主的問題。當時我並不期待,也未意識到,天主那麼快就答覆了我。我那天按序專心的讀聖經,剛好讀到聖詠第五十七篇,覺得第八節很有意思,就隨手寫到我的讀經筆記裡,那一天是寫滿了一頁。讀完經,聖神感動我回頭去看看,我抄寫下的聖經章節,當我看到了我抄寫下的聖詠第五十七篇第八節﹕「天主,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願意去歌彈詠唱。」心中嚇了一跳! 難道天主是召叫我帶領同禱會聚會中的第一部份﹕歌唱讚美敬拜!? 我向天主祈禱說﹕「這不是你的意思吧?你知道這是我最不會做的事啊!但是不要按照我的意思,而按照你的旨意成就罷!。如果這真是你的旨意,請再給我徵兆,並幫肋我確認與了解你對我的召叫,好能承行你的旨意。」

我向何媔分享了上述的經過,因她了解我的個性,所以她說﹕「不可能的,你怎麼可能出來帶歌唱,除非是有奇蹟,…。」阿肋路亞!天主真是給了一連串的奇蹟、徵兆,直到我再也不可能懷疑,並滿心喜悅地,帶著感恩答覆衪的召叫。

七月二日是何媔的生日,我祈求天主給予她一個快快樂樂,完全沒有瑕疵的生日。那一陣子何媔處於情緒低潮之中,生活不很快樂。這一天主非常巧妙的,安排我買到了她很喜歡、想要的皮包,當她的生日禮物。那一整天她都心情愉快。晚上九點半她突然對我說﹕「我們去看電影。」我說﹕「看什麼電影? 」她說﹕「不知道,但是可以問一問別人。」我當時心想我第二天還要清晨四點起來讀經,不太合適去看晚場的電影。但是這一天是她的生日,所以我立刻說﹕「好呀! 我們去看電影。」她打電話給一個有訂報的朋友,問到了十點半有最後一場 ”Sister Act” 的電影。我們那時都不知道 ”Sister Act” 是個什麼樣的電影; 那天我也因為白天工作很重,身體感到很疲勞,我心想反正可在電影院輕鬆休息,看什麼電影都好。

”Sister Act”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歌唱、宗教、喜劇片,劇中描述一位在拉斯維加(Las Vegas)賭場中的職業女歌手,無意中目睹了一件謀殺案,而受到黑社會的追殺。警方為保護她的安全,將她送到了一個非常保守的女修道院中,偽裝成一位修女。她過去過的是紙醉金迷的生活,一下子住進了一個嚴守清規,度三願生活的修道院,內心沒有準備,生活習慣與思想意識都大有衝突;但這些衝突卻因著她介入了修女合唱團後,因著唱讚美天主的歌而有所改變。不但她被改變了,整個修道院、堂區及社區都改變了。看這場電彩,從頭到尾我都非常喜悅,了無睡意。結束時我坐在戲院的椅子上,內心有很大的感動。

我知道和何媔來看這一場電影,絕對不是偶然的(這是我們從一九九O年八月搬
到加州以後,兩年來第一次看的電影) 。這完全是天主大能神妙的安排,衪要教導我歌唱讚美的意義:“歌唱讚美”是天主大能神奇化工的開始,也是我們所處環境狀態改變的開端。在歌唱讚美當中,衪賜下了聖神,與在衪內的新生命。藉著聖神的神妙化工,與我們讚美歌唱的同工,這屬神的生命與力量,就會不斷地成長,而終會瓦解一切不好的對立衝突,取代而來的是衪的仁愛、喜樂、平安與和諧。人心中一切不好的私慾: 淫亂、不潔、放蕩、崇拜偶像、施行邪法、仇恨、兢爭、嫉妒、忿怒、爭吵、不睦、分黨、妒恨、醉酒、宴樂,以及與這些相類似的事(迦五,19),都會被讚美的歌聲所淨化,而滿溢聖神的效果: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和節制(迦五,2 2、2 3)。因為我們不可能同時在心中存有上述任何一件不好的私慾,而又能同時唱出讚美天主的歌; 讚美的歌聲所孕育出的必定是聖神的效果。唱歌讚美衪,實在是深具神效的祈禱,釋放不可思議的屬神果效。唱歌的外在形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真誠的投入,以心靈和誠實向主唱出感謝讚美的歌,是一定會蒙天主所悅納的。

七月三日我們聖化家庭組員們,一起在公園烤肉時,大家自動談到許多我們團體、唱歌、聖詠的現狀,都不約而同的表達出,他們對歌唱讚美的需要與看法。我雖未問,也尚未說出我心中正在分辨之事,天主已安排了這個機會,讓我聽到許多寶貴的訊息與答案。

七月十一日我和何媔到洛杉磯參加第六屆華語夫婦懇談會,活動結束後,經過隔壁會議室時,見到基督教真福音教派正在進行的祈禱會,我們便進去坐在一個角落。他們唱讚美的歌是用高級音響配樂,歌唱之間穿插有見證及覆手祈禱。那些上台唱歌的人發自內心地為主而唱,配上高級音響,令人很容易感動,並感受到在主內的平安、喜悅與舒適。何媔就在那兒對我說:「你就答應天主,去祈禱會帶歌唱讚美與敬拜好了,我可以彈吉他伴奏。」何媔原來不喜歡聖神同禱會的聚會方式,然而天主的大能卻吸引她,因著“唱讚美的歌”而與我一同走進了同禱會,彈吉他伴奏,( 雖然她去同禱會彈吉他伴奏的次數不很多,也持續不久,但是,在天主無限慈愛、憐憫與豐盛恩寵中,更重要的是天主帶領著她 ),走出了她那幾個月來情緒與生命的低潮。感謝讚美天主的仁慈美善與大能。阿肋路亞!

七月十九日我們團體請上主的僕人瑞弟兄(Brother Rey)來演講,他講到聖奧斯定說:「唱歌是雙倍的祈禱。」他並幽默的提到:「若望宗徒在默示錄中說到天堂中的人,都是一天廿四小時歌唱讚美天主,我們現在唱歌是為了進入天堂的預演,若進了天堂不會唱歌怎麼辦?」

感謝天主從六月廿一日到七月十九日,一個月中天主在我生活中給了我許多的印証。是衪召叫我為衪歌彈詠唱。雖然我知道我沒有唱歌的天份,也沒有在人前帶動態活動的才能。但我相信衪悅納發自心靈,對衪真誠的歌唱讚美,更甚於天生美好歌喉的表現;衪喜愛發自心靈的真誠行為,更甚於天生的領導才幹。

達味王為了愛天主,曾甘願赤身露體,像小丑一樣在上主前及人前跳舞 (見撒下六,12-23)。為了天主,我也願意“赤身露體”,放下面子、害怕與自尊,敞開軟弱的自己,不隱藏自己的有限,只願打開內心向天主歌唱讚美。我欣然平安的答覆了我的天主:「感謝你,我主! 感謝你的美善與召叫,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願意為你歌彈詠唱,我要在萬民中讚美你,我要在列邦中歌頌你,阿肋路亞! (詠一O八,2、4)」

就這樣地,我帶著感恩的心,歡欣地答覆了主的寵召。於1992年七月廿五日,開始在我們的同禱會中帶歌唱讚美敬拜,當晚並有何媔彈吉他伴奏。感謝讚美主!後來雖不能繼續再有吉他伴奏,我仍以心靈、以清唱,繼續在同禱會聚會中,帶領與協同眾人,同心同靈讚美敬拜上主。

在主的恩寵帶領中,衪又再召叫我也和幾位負責人,輪流帶同禱會聚會中的第二部部份「聖言與見証」,與第三部份的「祈禱」。 並且召叫我於1994-1999年,擔任聖荷西華人天主教聖神同禱會會長,繼續在主內成長並學習事奉主,為主服務衪的子民。

1997年主進一步召叫我辭去世界上公司的工作,以全職、全心、全靈、全意、全力來事奉衪與跟隨衪(主的這份恩寵召叫,及我分辨與答覆衪的過程,請聽我的見証錄音帶[3])。蒙主召叫,跟隨事奉主真是有福。1997年起至今(2002年),主帶領我到了許多衪在各地的家(地方教會)。「這家就是永生天主的教會(弟前三,15)。」 衪引領我到過美國、加拿大、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羅馬等許多城市,為主服務許多衪在各地方的教會,為主見証宣講,或主領華語講習會及避靜[4,5.6],使我經驗與見到衪身體的榮美。「這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就是在一切內充滿一切者的圓滿(弗一,23)。」得以認識好多天主在衪各地家中(教會內),全心愛主的主內兄弟姊妹們,與忠心事奉主的上主僕人們。在主內共享主的洪恩[5-8],且同心同靈事奉、讚美與敬拜親愛的主-天地的主宰、宇宙的君王、全能永生慈愛信實的主耶穌。 阿肋路亞!

有一年的聖誕節,我問何媔希望我送她什麼聖誕禮物?她回答說﹕「就送我彈吉他的彈片好了。」我就找到一間大樂器行, 選購了一些吉他彈片,及一把價格非常昂貴的上好吉他。吉他彈片是送她所希望且指定的主要聖誕禮物,至於這把吉他,就成為我送上的禮物附件。何媔很高興收到這份禮物, 但她仍是比較習慣使用家中原有的尺寸較小的老吉他。於是我又有機會,開始重新使用這把新吉他。回想我曾在大學時代學過的吉他技藝,遂在家中練習向主歌彈詠唱,讚美敬拜我的天主!

2001年 三月卅日清晨四點半鐘,我在聖荷西家中讀經祈禱時,內心思念渴慕主,好渴望向著親愛的主唱出我對衪的愛。就在那時,我眼中讀著的聖言,卻在心中變成了歌曲的旋律。口中自由自在的在聖神內歌唱,也不知是否是成曲成調,只願向主傾吐心曲,十分喜樂。從那日起,聖神常在我心中賜下新的旋律,使我這從未學過作曲,對音樂亳無概念的人,居然連自己都很難以相信,但卻又是真實地在聖神感動帶領中,譜成一首首的屬靈歌曲,(其中有一些歌曲收錄於[9],)只是為討主歡心。

2001年 四月十一日清晨,我在睡夢中聽到主耶穌召叫我,更深地奉獻自己,全心、全意、全靈地愛衪、事奉衪。我在夢中說﹕「是的主,我願意,我多麼地願意把我自己完全奉獻給你、完全屬於你、事奉你。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就醒了,記憶回想起這不就是多年前(即九年前1992年六月廿一日)主在我心中所說的話啊!心中充滿了感恩,並在心中仍思念著﹕「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願為你歌彈詠唱(詠五十七,8)。」聖神就在那時,在我心中賜下了這首附在此文章最後的歌曲「我的心已準備妥當」。

2001年 六月九日,聖荷西華人天主教聖神同禱會,邀請我見証我過去在同禱會中事奉主的美好經驗,以鼓勵同禱會領導組正在進行改選的候選人們,妥善分辨主的召叫,並能以感恩及慷慨奉獻的心來答覆主的寵召。

為準備此見証,我在主前懇切祈禱,並回顧主的眾多恩寵,心中充滿了感恩與讚美。主耶穌自從1992年召叫我在同禱會歌唱讚美事奉衪,開始教導訓練我,如何歌唱、讚美、敬拜與事奉衪,以及忠信承行衪的旨意。天主的安排是智慧的,天主的化工是神奇的,衪召叫人的同時,也賜下足夠的恩寵與能力,給那願意完全答覆衪召叫的人,去完成衪所召叫派遣的事工。主恩浩瀚,無法盡訴。此篇見証文章的內容,就是我六月九日在聖荷西華人天主教聖神同禱會中的見証內容。當晚見証結尾,我也將帶去的這把吉他彈起,與在場的主內兄弟姊妹們,一同唱這首新歌-”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願意去歌彈詠唱。我的靈魂,你要醒起來,七弦和豎琴,要奏起來,我還要把曙光喚起來。上主,我要在萬民中讚美你,上主我要在列邦中歌頌你。因為你的大愛高越諸天,你的忠信直達霄漢。天主,願你在天上備受舉揚,願你在地上彰顯榮光!(詠五七,8-12)」

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同禱會中為主歌彈詠唱(邊彈邊唱,又彈又領唱)。過去在1992年時,我因著自身能力的有限與不足,只能做到清唱來領同禱會聚會中的歌唱,讚美敬拜上主,如今主已在我尚未意識到時,以大能慈愛地引導與教導我,使能為主歌彈詠唱(會彈又會唱)衪賜下的新歌,來讚美頌揚衪的聖名。是衪的大能與恩寵,加添入我的軟弱與不足中,使我終於能完全承行衪1992年的寵召﹕「為主歌彈詠唱。」感謝讚美主又藉著這次同禱會的邀請,使我能在衪當初召叫我去服務的同禱會中,在上主的「眾百姓面前,向上主還我的誓願(詠一一六,14)-”我願意去歌彈詠唱(不但唱,而且也彈樂器),(詠五十七,8)” 。」感謝讚美主!阿肋路亞!

我願一生一世以感謝讚美的心信靠主、跟隨主與事奉主,也日復一日更加渴慕瞻仰主榮耀的聖容。願一切光榮歸於天主聖父,天主聖子,與天主聖神,於無窮之世。

2002年五月十六日
主僕疏效平寫於聖荷西

[註]
  1. 疏效平 ” 清晨的瑪納 “,台灣光啟出版社出版,1999年十一月初版,嵇彭海主編,和風細語訴心聲 ,pp. 22-26.
  2. 疏效平主講 ” 清晨的瑪納 “ 見証宣講錄音帶, 編號﹕M104,基督徒的事奉網頁﹕http://www.m4christ.net/tapes/index_us.shtml
  3. 疏效平主講 ” 信心 “ 見証宣講錄音帶, 編號﹕K302,台灣光啟出版社出版,基督徒的事奉網頁﹕http://www.m4christ.net/tapes/index_us.shtml
  4. 基督徒的事奉,講習會網頁﹕http://www.m4christ.net/seminars/ 與見証網頁﹕http://www.m4christ.net/articles/
  5. 疏效平 ” 緣起﹕風中傳奇 “,台灣光啟出版社出版,1998年十一月初版,聖荷西華人天主教聖神同禱會編輯,風中傳奇,pp. 3-8.
  6. 疏效平 ” 緣起﹕和風細語訴心聲“,台灣光啟出版社出版,1999年十一月初版,嵇彭海主編,和風細語訴心聲 ,pp. 5-9.
  7. 疏效平等著,嵇彭海主編 ,認罪、悔改與寬恕 ,台灣上智出版社出版,2000年十二月初版。
  8. 疏效平等著,嵇彭海主編 ,信主的人必有奇蹟隨著他們 ,台灣上智出版社出版,2001年十二月初版。
  9. 和風音樂風中傳愛系列網頁: http://www.m4christ.net/praise/

疏效平

我的心已經準備妥當

發表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聖荷西華人教會成立廿年紀念專輯 第一九一期, 回到本期目錄

Read More →

以當年

作者 林谷

聖詠團的組成是在1981年由幾位愛好音樂的教友在小小查經班中詠唱聖歌而成雛形,至1983年基督君王節時﹐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團體正式成立﹐在樓下教堂有了“第一臺彌撒”﹐同時聖詠團也在當天成立。

歷任指揮有朱健仁、楊宗義、楊洛、林谷、胡季祺,孟慶榮、邵琬甯〈現任〉﹐客座指揮有簡玉﹑陳德玫﹑衷秀鸞等愛好音樂的好友。在早期,往往指揮亦兼任團長﹐90年代後期團體分工轉細,指揮就專務教唱、練唱,而團長則處理團務事宜,之後鄺仁昌,向志仁、李曉英、單曉雯、朱玉蓉、周守華等先後擔任團長。此外歷年來的司琴還有潘玲、陳德玫、李培德,李玉川、李姝蓉、胡季祺、呂珍以及下一代的周文穎、周棣薇、周棣帆、夏佩聖、古婷、潘宜安、陳永宜、Sonia 郭、林萱、Andrew王等,其中以胡季祺,呂珍賢伉儷持續最久(從1995 到今天),實為團體之中流砥柱。

過去三十年來,聖詠團除了主日獻唱之外,各種婚喪喜慶、宣道大會、聖誕晚會、報佳音等各項活動都少不了聖詠團的美妙歌聲相伴。團員們基於以樂會友,以友輔仁,彼此相處甚為融洽,猶如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彼此扶持,互敬互愛。感謝早期團員無怨無悔地付出,為聖詠團奠定穩固的根基,也感謝所有犠牲時間、精力參與聖詠團的團員們,願大家由衷讚頌的歌聲,助人入禱、引人入聖,激起教友們的共鳴。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