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讀聖路加福音 Luke 22:14—23:56
✜:男低音執事,代表耶穌,站在中間。
🞆:男中音執事,敘述史實,站在右邊。
■:男高音執事,代表司祭長、比拉多等個人的回答部份,站在左邊。
眾:唱經班或全體教友代表民眾部份。
【長式】
🞆: 恭讀聖路加所記吾主耶穌基督受難史。
到了吃晚餐的時候,耶穌就同使徒們一起入席。祂對他們說:
✜: 「我一直盼望著,在我受難以前,同你們吃這逾越節晚餐。我告訴你們:非等到這晚餐在天主的國裏完成了,我決不會再吃了。」
🞆: 耶穌接過杯來,感謝了,說:
✜: 「你們把這杯拿去,大家分著喝罷!我告訴你們: 從今以後,非等到天主的國來臨,我決不會再喝這葡萄汁了。」
🞆: 耶穌拿起餅來,感謝了,擘開,遞給門徒說:
✜: 「這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的。 你們要這樣作,來紀念我。」
🞆: 晚餐以後,耶穌又拿起杯來,說:
✜: 「這杯是用我為你們要流出的血所立的新約。但是,你們看,那出賣我的人的手正和我的一同放在桌子上。 人子固然要依照所預定的離開世界,但那出賣人子的人是有禍的。」
🞆: 門徒便彼此相問,他們當中是誰要做這事。他們中間又起了爭論:他們當中究竟誰是最大的。耶穌對他們說:
✜: 「外邦人有君王統治他們,那掌權者被尊稱為恩主;但你們却不要這樣:你們當中那最大的,要像最小的; 作首領的,要像服事人的。是哪一個大呢?是坐席的,還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嗎?可是我在你們中間却像是服事人的。我在困難中,始終跟我在一起的就是你們。所以,我把王權賜給你們,如同我父賜給了我一樣,使你們在我的國裏,與我同席吃,並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西滿、西滿,撒殫求得了許可,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是我已經為你祈求,使你的信德不致喪失, 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 伯鐸對祂說:
■: 「主啊,我已經準備好同祢一起坐牢,一起死。」
🞆: 耶穌說:
✜: 「伯鐸,我告訴你吧:今天雞叫以前, 你要三次說不認識我。」
🞆: 然後又對眾門徒說:
✜: 「我以前派你們出去,沒有帶錢囊、口袋和鞋子,你們缺少了什麼沒有?」
🞆: 他們說:
■: 「什麼也沒有缺。」
🞆: 耶穌對他們說:
✜: 「可是現在,那有錢囊的,應當帶著;有口袋的也是一樣;沒有劍的,應當賣去外衣,去買一把劍。我告訴你們:經上所記載的『祂被列在罪犯之中』這句話必定在我身上應驗,因為關於我的事必然要完成。」
🞆: 他們說:
■: 「主啊,請看,這裏有兩把劍。」
🞆: 耶穌說:
✜: 「夠了!」
🞆: 耶穌走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著祂。到了那裏,耶穌便對他們說:
✜: 「你們要祈禱,免得陷於誘惑。」
🞆: 於是耶穌離開他們,在約有投一塊石頭那麼遠的地方,跪下祈禱,說:
✜: 「父啊!如果祢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不要隨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旨意!」
🞆: 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給祂,加強祂的力量。祂在極度恐慌中,祈禱更加懇切;祂的汗如同血珠滴在地上。祂祈禱完了,就起來回到門徒那裏,看見他們因為憂悶都睡著了,就對他們說:
✜: 「你們為甚麼睡覺呢?起來祈禱罷!免得陷於誘惑。」
🞆: 耶穌還在說話的時候,十二門徒中的猶達斯帶著一群人趕到,他走近耶穌,要親吻祂。耶穌對他說:
✜: 「猶達斯,你用親吻禮來出賣人子嗎?」
🞆: 耶穌左右的人看到要發生的事,就說:
■: 「主啊,我們可以拔劍抵抗嗎?」
🞆: 其中有一個人拔劍、砍向大司祭的僕人,削掉了他的右耳。耶穌說道:
✜: 「到此為止!」
🞆: 就摸了那人的耳朵,治好了他。耶穌對那些前來捉拿祂的司祭長、聖殿警衞和長老說:
✜: 「你們拿著刀劍棍棒出來,好像對付強盜一樣。我天天同你們在聖殿裏,你們並沒有下手捉拿我;但是,現在黑暗當權,是你們得勢的時候了!」
🞆: 他們拿住耶穌,把祂押到大司祭的住宅。伯鐸遠遠地跟在後面。他們在院子裏生了火,圍坐火旁取暖,伯鐸也坐在他們中間。有一個使女看見伯鐸也坐在火旁,便對他打量一番,說:
■: 「這個人也是和祂一夥的。」
🞆: 伯鐸否認說:
■: 「妳這個女人,我不認識祂。」
🞆: 過了不久,另外一個人看見了伯鐸,就說:
■: 「你也是他們一夥的。」
🞆: 伯鐸說:
■: 「你這個人!我不是。」
🞆: 大約過了一小時,又有一個人肯定地說:
■: 「這個人真是和祂一夥的,因為他也是加里肋亞人。」
🞆: 伯鐸說:
■: 「你這個人!我不懂你在說些甚麼。」
🞆: 他還在說話的時候,雞就叫了。
主轉過身來,看了看伯鐸;伯鐸就想起主對他說的話來:「今天雞叫以前,你要三次說不認識我。」
伯鐸就出去痛哭起來了。那些看管耶穌的人戲弄祂、毆打祂;又蒙住祂的眼睛,問祂說:
眾: 「猜猜看,是誰打祢呢?」
🞆: 他們還說了許多別的侮辱祂的話。天一亮,民間長老、司祭長和經師都聚在一起,把耶穌帶到他們的公議會裏,說:
衆: 「如果祢是默西亞,就告訴我們罷!」
🞆: 耶穌回答說:
✜: 「即使我告訴你們, 你們也不會相信。如果我向你們發問,你們也不會回答。但是從今以後,人子要坐在全能者天主的右邊。」
🞆: 他們都說:
衆: 「那麼,祢就是天主子了?」
🞆: 耶穌對他們說:
✜: 「你們說得對,我就是。」
🞆: 他們說:
衆: 「我們還需要什麼見證呢?我們自己都聽見了祂親口說的話。」
🞆: 於是,他們全體起來,把耶穌押送到比拉多面前,控告祂說:
衆: 「我們查出這個人煽惑我們的同胞,阻止人給凱撒納稅,並且自稱是默西亞,是國王。」
🞆: 比拉多就問耶穌說:
■: 「祢是猶太人的國王嗎?」
🞆: 耶穌回答說:
✜: 「你說的對。」
🞆: 比拉多對司祭長和群眾說:
■: 「我在這人身查不出什麼罪來。」
🞆: 他們更加堅持說:
衆: 「祂在猶太全境,加里肋亞直到這裏,到處藉傳教煽動民眾。」
🞆: 比拉多聽了,就問耶穌是不是加里肋亞人。他一知道耶穌屬黑落德管轄,就把祂送到黑落德那裏。那幾天黑落德正在耶路撒冷。黑落德看見耶穌,非常高興,原來他早就想看看耶穌,因為他聽說過關於耶穌的事,也希望祂顯個奇蹟。於是他們問了耶穌許多話,但耶穌什麼都不回答。司祭長和經師們站在那裏,極力控告祂。黑落德和他的侍衞就鄙視耶穌,戲笑祂,給祂穿上華麗的長袍,把祂送回比拉多那裏。黑落德和比拉多原先彼此有仇,但在那一天竟然成了朋友。比拉多召集了司祭長、官吏和民眾來,對他們說:
■: 「你們把這個人給我送來,控告祂煽惑民眾。我在你們面前審問了祂,在祂身上,查不出來你們告祂的罪狀,連黑落德也沒有查出來,又把祂送回到我這裏來。可見祂沒有犯過該處死的罪。所以我決定要懲罰祂,然後把祂釋放。」
🞆: 每逢逾越節,比拉多必須照例給他們釋放一個囚犯。群眾却齊聲喊叫說:
衆: 「除掉這個人,給我們釋放巴辣巴!」
🞆: 巴辣巴原是因為在城中作亂殺人而入獄的。比拉多再向他們聲明,願意釋放耶穌。他們却不斷地喊叫說:
衆: 「釘在十字架, 把祂釘在十字架上!」
🞆: 比拉多第三次對他們說:
■: 「這人到底作了什麼惡事呢?我在祂身上查不出什麼該死的罪狀來。所以我要懲罰祂,然後把祂釋放。」
🞆: 但是他們更大聲喊叫,要求把祂釘在十字架上。他們的喊聲越來越厲害。比拉多就宣判:照他們的要求,把那個因作亂殺人而下獄的囚犯釋放了;却把耶穌交出來,任憑他們處置。他們把耶穌帶走的時候,抓住了一個從鄉下來的基勒乃人西滿,把十字架放在他肩上,叫他背著,跟在耶穌後面。有一大群人跟著耶穌,其中有不少婦女為祂搥胸痛哭。耶穌轉身對她們說:
✜: 「耶路撒冷的女子!你們不要為我哭,却要為你們自己和你們的子女哭!因為日子將到,人要說:『那不生育的,和沒有懷過胎的,也沒有哺養過嬰兒的婦人是有福的。』那時候,人要對高山說:『倒在我們身上罷!』對丘陵說:『蓋起我們來罷!』如果他們對待青綠的樹尚且如此,對待枯槁的樹,又將怎樣呢?」
🞆: 另外有兩個囚犯也被帶去,要同耶穌一起處死。他們到了那名叫「髑髏」的地方,就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也釘了那兩個犯人,一左一右。耶穌說:
✜: 「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麼。」
🞆: 兵士抽籤,分了祂的衣服。民眾站著觀看。有些官長們嗤笑耶穌說:
眾: 「祂救過別人,如果這人真是天主所選立的默西亞,讓祂救救自己罷!」
🞆: 兵士也戲弄祂,把醋遞給祂喝,說:
衆: 「如果祢是猶太人的國王,救救祢自己罷!」
🞆: 在祂的頭的上方有一塊罪狀牌,用希臘文、拉丁文和希伯來文寫著:「這是猶太人的國王。」兩個跟耶穌一同被釘的囚犯,有一個也侮辱祂說:
■: 「祢不是默西亞嗎?救救祢自己和我們罷!」
🞆: 另一個却應聲責備他說:
■: 「你同樣也是被處死刑的,連天主也不怕嗎?我們是罪有應得,我們所受的,正是我們惡行的報應;但是,這個人却從來沒有做過甚麼不對的事。」
🞆: 他又對耶穌說:
■: 「耶穌啊,當祢將來為王的時候,求祢記得我!」
🞆: 耶穌對他說:
✜: 「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同我一起在樂園裏。」
🞆: 這時,大約是正午,黑暗籠罩了大地,直到下午三點鐘。太陽失去了光,聖所的帳幔從中間裂開。耶穌大聲呼喊說:
✜: 「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在祢的手中。」
🞆: 說完這句話,就斷了氣。(跪下默思片刻)
百夫長看見所發生的,就光榮天主說:
■: 「這人真是一個義人!」
🞆: 那些同來觀看的群眾,看見了這些事,都悲傷地搥著胸回去了。所有與耶穌相識的人,和那些從加里肋亞跟隨祂來的婦女,都站在遠處,觀看這些事。有一個人名叫若瑟,是一位議員,為人善良正直,是猶太地區阿黎瑪太城人,一向期待著天主的國;他沒有贊同其他人的計謀和行為。他去見比拉多,要求收殮耶穌的遺體。他把遺體取下來,用殮布裹好,安葬在一個從巖石鑿成的墓穴裏,這墓穴還從來沒有葬過人。那一天是預備日,安息日就要開始。從加里肋亞陪同耶穌來的那些婦女,也跟著來了,觀看那墓穴,和耶穌的遺體怎樣安葬。他們就回去預備香料和香膏。他們遵照法律,便在安息日休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