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聖枝主日講道:天主的慈悲敦促我們與人同悲共苦
教宗方濟各為聖枝主日準備彌撒講道的稿件,鼓勵我們省思上主的無限憐憫之心,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在聖週背負自己的十字架,並幫助周圍的受苦者背起十字架。
(梵蒂岡新聞網)樞機團副團長桑德里樞機4月13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代表教宗方濟各主持聖枝主日禮儀。教宗由於呼吸道疾病尚未痊癒,目前仍在他的寓所養病。當天約有4萬名信友在廣場上參加禮儀。
桑德里樞機宣讀了教宗方濟各為此準備的講道稿。在聖枝主日,我們紀念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卻在幾天後被判刑,背著十字架走在痛苦又悲傷的道路上離開聖城。
基勒乃人西滿
教宗談起福音中被羅馬士兵抓住、被迫幫耶穌背十字架的基勒乃人西滿(路廿三26),稱這個人即使沒有選擇,依然參與了主耶穌的受難。教宗闡明,基勒乃人西滿的行為似乎有些矛盾:他被迫背起耶穌的十字架,走向加爾瓦略山,因此縱使這並非他的本意,他卻親身參與了主耶穌的受難。教宗觀察基勒乃人西滿的舉止:他不發一語,沒有與耶穌交談,他們之間只有十字架。
基勒乃人西滿在救恩史中的角色
基勒乃人西滿迫於無奈分擔耶穌的苦難時,是否對耶穌心生憐憫?為了回答這問題,教宗表示,我們必須了解他的內心。「那揭示天主慈悲的痛苦,刺穿了天主始終敞開的心,人卻一直緊閉心門」。基勒乃人西滿會感到憤怒或同情,悲傷或厭煩,我們全都無從得知。但我們知道,他背起耶穌的十字架,耶穌則是將世人的罪一肩扛起。
「耶穌順從天父的旨意(參閱:路廿二42),為了愛我們而背起世人的罪;祂與我們並為我們受苦。正是以這出乎預料且令人不安的方式,基勒乃人西滿參與了救恩史。在救恩史中,沒有人是外人,沒有人置身事外」。
幫助彼此背十字架
基勒乃人西滿教導我們,「耶穌在各種處境中前來與每個人相遇」。教宗勉勵我們在各自的生活裡,省思能如何跟隨基勒乃人西滿的這種步伐。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環顧周遭「許多在仇恨和暴力的煽動下走上加爾瓦略之路的男女」。我們應當牢記,「天主已經將這條路變成救贖之地,因為祂親自走了這條路,為我們獻出祂的生命」。
「今天有多少基勒乃人西滿背負基督的十字架!我們認得出他們嗎?我們是否在他們因戰爭和不幸而飽受風霜的面容上看見耶穌?面對邪惡殘酷的不義,背耶穌的十字架絕非徒勞無功,相反地,這是分享祂救贖之愛的最具體方式。」
耶穌的受難成為同悲共苦的憐憫
教宗最後表示,當我們伸手扶持受苦的人,扶助跌倒的人重新站起,擁抱氣餒的人時,我們就在今天展現出「耶穌的受難如何成為同悲共苦的憐憫」。
在進入聖週的時刻,教宗鼓勵眾人審視自己的生命。「為了體驗到這慈悲的大奇蹟,在聖週我們要選擇如何背負十字架」,而且不僅背我們自己的,也要幫助周圍受苦的人背十字架。即使是人生旅途中的陌生人,我們也要幫他們背起十字架,「成為彼此的基勒乃人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