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宗三鐘經:教會內和教會間的合一由寬恕和互信來滋養
6月29日主日聖伯多祿聖保祿節,教宗良十四世在誦念《三鐘經》前指出,在教會內和不同教會團體間的合一是由寬恕和互信所滋養。他鼓勵在場的信眾努力使自己的家庭和所屬的團體成為共融的家園和學校。
(梵蒂岡新聞網)“在教會內和教會之間的合一,是由寬恕和互信來滋養的。這需從我們的家庭和團體開始。的確,如果耶穌信任我們,我們也能因祂的名彼此信任”。 這是教宗良十四世6月29日主日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在念經前的講話中所強調的。
教宗首先表示,6月29日聖伯多祿聖保祿瞻禮是“羅馬教會的重大節日,源於伯多祿和保祿兩位宗徒的見證,並由他們和許多其他殉道者的鮮血所孕育”。教宗說:“我的主教牧職是為合一服務,羅馬教會以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的血承諾,要促進所有基督信仰教會的彼此共融。”
接著,教宗講道:“伯多祿領受了磐石這個名字,這磐石就是基督。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天主使它成了屋角的基石(參閱:瑪廿一42)。“那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偉大和光榮,最初卻被遺棄和排除,因為它們與世俗的思維勢不兩立。跟隨耶穌的人正走在“真福八端”的道路上,神貧、溫良、憐憫、飢渴慕義、締造和平在那裡遭到反對,甚至迫害。然而,天主的光榮在祂的朋友們身上照耀,沿著這段行程塑造著他們,使他們不斷皈依。”
教宗繼續說道:“在兩位宗徒的墓前,兩千年來朝聖的目的地,我們也發現,我們能夠活出不斷皈依。《新約》並沒有隱瞞那些被我們尊為最偉大使徒的錯誤、矛盾和罪過。事實上,他們的偉大是從寬恕中形成的。耶穌的召喚從來不只是一次。為此,我們眾人都能常懷希望,正如禧年也提醒我們的那樣。
隨後,教宗鼓勵說:“在教會內和教會之間的合一,是由寬恕和互信來滋養的。這需從我們的家庭和團體開始。的確,如果耶穌信任我們,我們也能因祂的名彼此信任。”
最後,教宗邀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先呼求伯多祿和保祿宗徒、童貞聖母瑪利亞的轉禱,使教會在這個遭受蹂躪的世界上,成為共融的家園和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