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宗三鐘經: 天主來叩門,教會應是向所有人敞開的家
教宗良十四世在羅馬近郊岡道爾夫堡夏宮第二次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他在要理講授中提醒大家,夏季是一段“放慢腳步”的時光,也是一個與耶穌相遇的機會,並從中學習款待的藝術。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良十四世於7月20日主日,第二次在羅馬近郊岡道爾夫堡夏宮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在要理講授中,教宗以“款待”為主題,提及亞巴郎與撒辣,以及瑪爾大與瑪利亞姊妹的款待精神:“我們每一次接受主的邀請,參與祂的晚餐、參與感恩聖祭,其實是天主親自來為我們服務。”
教宗指出,“我們的天主懂得先成為客人,即使在今天,祂也站在我們門外叩門(參閱 默三20)”。接著,教宗用意大利語中“款待”一詞來解釋這層意義,指出這個詞既可以是“款待他人的人,也可以是被款待的人”。教宗表示,這個主日“我們可以默想彼此款待的作用,若缺少款待,我們的生命將變得貧乏。”
走出自我
教宗強調,“無論是款待他人,還是接受他人的款待,都需要謙遜”,因為“這需要細膩、留意和開放的心”。瑪爾大因忙於準備款待耶穌而差點錯過與主相遇的喜樂。儘管瑪爾大慷慨,但這些忙碌能使她錯過一種“比慷慨本身更美”的事物,那就是走出自我。
有必要放慢腳步
瑪爾大和瑪利亞以不同的方式與耶穌相遇。瑪爾大忙碌於物質上的準備,瑪利亞卻“彷彿失去了對時間的感覺,被耶穌的話語深深吸引”。教宗指出,瑪利亞抓住了時機,瑪爾大則會錯過這份本可帶來喜樂的親密相處。教宗表示,夏季能幫助我們“放慢腳步”,更加相似瑪利亞,以及學習款待的藝術。
款待與被款待
教宗指出, “度假產業(industria delle vacanze)向我們兜售各種體驗,但那並不是我們要尋找的東西”,與天主、大自然和他人的相遇,是免費的。“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成為客人”,學會“款待與被款待”。“當年老的亞巴郎與撒辣以平靜的心款待上主時,就得到了那份生育的恩典”。
最後,教宗邀請聖母瑪利亞為我們轉禱,她在自己的腹中款待了耶穌,並與若瑟一同給予祂一個家。在瑪利亞身上閃耀著我們和教會的聖召,即為所有人敞開的家,繼續迎接在門前叩門的上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