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堂曲: 《感謝天主聖三》。天主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神)的奧袐是經由耶穌啟示給世人的,如今天的福音(瑪28:16~20)所記載。天主有三個位格,卻同為一體(Trinity) – 聖父是天主第一位乃宇宙之創造者,耶穌是第二位,祂是聖言及默西亞,聖神是第三位,祂是護慰者、教會的導師和守護者。天主是愛,愛是為了他人的好處 – To love is to will the good of others (St Thomas Aquinas)。一個懂得愛的人,定深刻的了解自我,內心整合,表裡如一,知道自己的有限,曾被深深愛過,進而以愛還愛。
奉獻曲: 《偉大的奧蹟》。耶穌復活後,有四十天之久顯現給門徒們,他於升天前托付給門徒們宣揚福音、往訓萬民的使命(谷16:15)。最後在他們注視中被接上升(宗1:9)。保祿在弟前3:16 以簡短的六句話三十個字,概括耶穌這偉大的奧躀和一生:「出現於肉身,受證於聖神,發顯於天使,被傳於異民,見信於普世,被接於光榮。」最近在看李碧圓修女的新著「越有人性,越有神性」(More human, more divine – Carl G. Jung 榮格),這是一本很有深度、發人深省的好書,推薦給大家。其中有幾段話挺打動我,也與今天的福音(谷16:15~20)有關:
結束曲: 《跟隨我》。今天的福音(若15:1~8),耶穌講了葡萄樹的比喻。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園丁。凡在我身上不結實的枝條,他便剪掉;凡結實的,他就清理,使他結更多的果實;⋯你們如果住在我內,而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如此,你們願意什麼,求吧!必給你們成就。我父受光榮,即在於你們多結果實,如此你們就成為我的門徒。」這不禁讓筆者想起徐明德神父於今年二月在彌撒講道中的一段話 – 當人活出被創造的目的,活出各種人而為人的潛能,就展現出天主的光榮,因為這是天主對人的期許;此乃 St. Ireneaus 的名言: 「The glory of God is man fully alive」 。這首《跟隨我》唱出跟隨主耶穌的決心與喜樂。
奉獻曲: 《信德》。今天的福音(若20:19~31) 講的是多默原先不相信門徒告訴他耶穌的復活,因他當時不在場,直到八天後,耶穌再次顯現給門徒們。這次他親眼看見同時也親手摸到耶穌的傷痕,於是他羞愧地說道:「我主,我的天主。」(My Lord and My God)。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多默實事求是的個性也難怪他會那麼說,但他對耶穌是忠心的。若11記載了他曾因耶穌不顧當時不利的危險情況,仍堅持要去拉匝祿家(拉匝祿過世),於是多默說:「我們也去,同他一起死罷!」(若11:16)。這話看得出他那直腸子的性格和對主的忠心,願與老師一起赴死。我們雖未親眼看到耶穌,但因著信德成了有福的人-天主的子女,耶穌的家人。
Blessing of water -《Agua de veda》
Baptism when puring water -《Alleluia》
Sprinkle with holy water -《Water of life》
Confirmation -《Veni Sancte Spiritus》
奉獻: 《仁慈萬有的主》 (廣東組)
領聖體1: 《我的翼蔭下》
領聖體2: 《耶穌基督是生命源》 (廣東組)
Dismissal: Thanks to be God, Alleluia
結束: 《歡樂謳歌慈愛恩主》